張坤向著大家歉意的笑了笑,然後走上拍賣臺,站在拍賣師讓出的位子前,張坤湊到話筒前輕笑開口道:“正如剛才這位拍賣師先生介紹的,我是這枚雙龍戲珠銀幣現任的最後兩分鐘主人,打擾大家兩分鐘時間,真的很抱歉。”
張坤的話引起在場一片輕笑。
“機緣巧合之下能有幸參與這次的拍賣會,見到各位收藏界的前輩和同好,喜不自禁。這次上臺是想關於就這枚雙龍戲珠銀幣的拍賣,提一個小小的特殊要求。”
“在座的都是收藏界的前輩,古玩的高手,鑑定的大師,在下想要向大家打聽三個人,二十年前,曾經在潘家園討生活的齊家三兄弟,擅長做舊和盤器的那幾位。”
“如果有人能夠提供那三位的地址或者線索,我願意以這一枚雙龍戲珠銀幣相贈,以作感謝。當然,如果大家都不知道的話,這枚雙龍戲珠就正常拍賣。”
說完,張坤深呼吸,然後正色掃了一眼臺下所有人:“這件事對我很重要,如果有知道的前輩或者大師,請幫幫我,張坤感激不盡。”說著,張坤深深地鞠躬。
聽完張坤的話,臺下頓時一片議論聲。
他們當然看得出這件事恐怕確實對張坤來說應該蠻重要的,一個低價四百萬,最終成交價甚至可能到五百萬以上的古玩,就用來酬謝一個訊息或者一個地址,僅僅從這一點來說,就足以確定張坤對齊家三兄弟線索的重視性。
四五百萬對於在場的人來說可能並不算什麼,但如果用四五百萬來買三個人的訊息,這價格恐怕就有點高了。
不過相對於張坤,他們更感興趣這齊家三兄弟是什麼人,居然值得有人拿出這價值四五百萬的雙龍戲珠銀幣,還換取他們的地址或者線索。
在場的人雖然都是古玩界裡的老手,收藏古玩的時間有些也不斷了,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聽說過齊家三兄弟名號的,而且當初在潘家園,齊家三兄弟也不算什麼響噹噹的名號。
潘家園裡,靠著古玩這一行生活的,沒有一萬也有八千,除了那些混出字號的,真正能讓人記住的又有幾人,更何況是二十年前了。
相比於臺下買家的議論,站在張坤身後的拍賣師也懵逼了,一臉不知所措的樣子。
而這時,一個三十來歲的中年人小跑著來到臺上,湊到張坤身前輕聲道:“張先生,我們毛振海總經理請您到辦公室,有幾句話想和您談談。”
張坤點了點頭,然後跟著中年人來到拍賣會場隔壁的一間辦公室,只見走進門後,毛振海緊皺著眉頭在辦公室裡走來走去,當看到張坤進來後,沉聲開口。
“張先生,說實話,看在姚志平大師的面子上,我對你也算不薄吧,你怎麼突然給我來上這個一手?你讓我這拍賣會如何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