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今天遲家一行張坤本可以不來的,原因很簡單,就像上面說的,去年遲恆和張坤的事已經結束了。
遲恆栽贓張坤,張坤還回去,然後遲恆坐牢,事情就此結束。
並且對於這個結果,遲家也是認可的。
所以今天遲家一行張坤本可以不來,但最終張坤還是來了。
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張坤說的那句話,一碼歸一碼。
遲恆栽贓,他還回去是一碼,但投毒又是另一碼。
遲恆栽贓他然後坐牢,罪有應得。但是張坤投毒,怎麼說呢,在遇到李思怡小姐弟前,張坤從沒覺得自己錯過。
遲恆想栽贓他,他還回去怎麼了,而且為了坐實遲恆藏毒,順手在遲恆的酒裡下個毒,很正常嘛。
畢竟這些事都是遲恆挑起的,他不來惹自己,後面一切事都不會發生。然而他來惹了自己,那麼他報復一下又怎麼了。
張坤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以德報怨的好人,好人都是不長命的,做個小人挺好,有恩報恩,有仇報仇,挺好。
甚至之前梁碧來找他“斷交”,張坤也只是稍稍覺得自己是不是做的太過分了,稍微有點後悔,嗯,就一點。
後悔什麼?後悔栽贓遲恆?不,張坤後悔的是自己這麼做讓他失去了一個朋友。
直到那時候張坤都不覺得自己做錯了。
張坤始終覺得,遲恆栽贓他,那麼他報復回去,沒錯。
可直到碰到李思怡姐弟,知道了發生在姐弟倆身上的慘劇後,張坤的思想發生了改變。
張坤一開始覺得,是公安和辦案民警的錯,可是當張坤去了派出所後,張坤發現是社群街道的錯,但是當張坤去了街道社群後,發現是葉雲的錯,可是當張坤去到葉雲家……。
張坤沿著案情走了一圈,最終發現,好像誰都有錯,但又好像誰都沒錯。
直到最後張坤想明白了,真正的錯是姐弟倆的父母,是他們的爸爸媽媽。如果那個男人不收容他人吸/毒,就不會被抓,關七年。如果那個女人不吸/毒,就不會淪落到去偷東西,也不會被抓,不會被強制戒毒。那麼,所有一切的慘劇都不會發生。
然後張坤再深思,那個男
人為什麼會被抓被關?收容他人吸/毒,甚至自己吸/毒。那個女人為什麼會被抓被關,也是吸/毒。
所以張坤發現,這所有所有一切的慘劇,最終源頭就一個字:毒。
從小張坤就學習過很多關於毒/品方面的宣傳,他從小就知道吸/毒害人,吸/毒會讓人成癮,吸/毒會讓人變得人不像人,吸/毒會讓人妻離子散,吸/毒會讓人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