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密頂著‘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在幹什麼’的疑問離開會議室。
戴密每次從會議室出來都是懷疑人生的狀態,大家都習慣了,紛紛繞著戴密走。
初箏要辦一個比賽,還要辦大,辦強,衝出國際,成為一個國際性比賽。
戴密頭都要禿了,這得花多少錢!
初箏怕的就是不花錢。
獎品往豪華上搞,只要入圍都有獎,最後的賽場還要高階大氣上檔次。
好在初箏沒花公司的錢,這讓戴密鬆口氣,不然他只能提頭去和其他老總交代了。
那麼問題來了——
“鬱總,咱們這個比賽的名字是?”
“暮光?”
初箏點頭:“第一屆主題就以‘暮光’來辦。”
戴密:“……”還可以這樣?
行吧,人家有錢,想這麼敗也沒辦法,有錢人說了算。
戴密緊鑼密鼓的開始操持比賽,先是打廣告,讓人所有人都看見有這麼一個比賽。
初箏給的宣傳費充裕,戴密也不摳門,所以廣告砸得狠,參賽作品雪花片似的堆積了起來。
初箏給的獎勵太豐厚,前三名直接投資創立自己的品牌,還有千萬大獎。
所以許多有名氣的設計師,也都參了賽。
初箏提出這個比賽,砸了一筆錢後,就當起了甩手掌櫃,最後忙得團團轉的只有戴密。
戴密摸摸自己餘量不多的頭髮,又看看自己銀行裡的餘額,稍微有了點安慰。
程暮不怎麼過問初箏在做什麼,所以他並不清楚初箏這段時間在做什麼。
直到他在微博上刷到了那個比賽。
比賽宣傳本來就很廣泛,曝光度太高,很多人都知道。
現在入圍的名單已經出來,所以直接被頂上了熱搜。
而舉辦方還為這些入圍作品,直接拍攝了短片,拍攝短篇的場景,還是各國極具代表性的地方,就連模特請的都是名模。
這得需要多少資金?
哪個比賽舉辦方能有這麼財大氣粗?
[這麼豐厚的獎,是我我也參賽啊,而且它的宣傳力度好大,現在誰不知道有這麼一個比賽。這就間接的提高設計師的知名度。]
有些設計師自持身份,沒有參賽,現在估計很後悔,他們也沒想到這個比賽會有這麼大的曝光度。
就算這個比賽真的夭折了,現在那一批拍過短片的設計師都已經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