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肉其實並不算很好吃,纖維很粗,而且略微有點酸味,但是吃起來很有嚼頭。
契科夫做的薰馬肉很有意思,他有一個專門的燻房,那是用木頭架起來後和帆布包裹住四周,然後上方的帆布收起,乍一看跟蒙古包很像,但是頂上是一個大洞直接可以看到天空,這是方便排煙。
這燻房的中間是金屬架子,把要熏製的肉製品掛在架子上,然後中間是一個碳爐,裡面燃燒著木炭,慢慢熏製這些肉製品。這熏製出來的馬肉倒是味道還不錯。
但是要說好吃,這薰馬肉還真的不如契科夫做的燉炒鮮馬肉丁。
說起來這燉炒鮮馬肉丁做法很簡單,就是把馬肉切成肉丁,用鹽和乳酪來醃製一番後,放入鍋裡熱炒,炒到差不多的時候倒入用馬脂肪煉製的脂肪油,炒的差不多的時候放入洋蔥,胡椒粉等香料後一起來炒,炒熟後再加水加入土豆一起來一起慢燉著,這時候就可以吃了,大鍋一直在旁邊燉著,吃完了覺得不夠可以繼續盛,就吃這最熱的。
這馬肉和洋蔥的味道倒是真的很搭,裡面還有熱湯,拿著全麥麵包蘸著肉湯吃那也是美味。
蕭鵬吃完後卻若有所思。
“鵬哥,你想什麼呢?”錢聰聰拿著麵包往嘴裡塞,這些養尊處優的大少爺還是真的沒有體驗過這種生活,吃的是噴噴香關鍵是覺得這種生活方式新奇。
“我總想過,我好像知道這種料理方式。”蕭鵬若有所思。
這時候一個女孩聽後說道:“在我家鄉有類似的做法。”
“你是哪裡人?”蕭鵬問道。
“烏魯木齊。”女孩答道:“不過我是漢族。”
蕭鵬聽後雙手一拍:“我知道了!我說我知道這種料理方法麼!這是庫爾達克!”
所謂的庫爾達克是烏茲別克語的音譯,是內蒙和新疆那邊少數民族的一種料理方式,主要就是肉類、洋蔥和土豆。做法就是這樣,先用洋蔥炒肉再慢燉,不過最傳統的做法就是燉肉,而加土豆明顯是後來人加上的。
所以說雅庫特人是從華夏過去的這還這能找到依據。
第二天一早,蕭鵬等人準備好了裝備進山打獵。契科夫做嚮導。
而蕭鵬身上一件衣服羨慕死無數人:契科夫把自己親手做的一件狼皮大衣送給了蕭鵬,這是用了八張狼皮製成的大衣,最關鍵的是:這件大衣還有個帽子,而這個帽子正好是由狼頭做成的,戴上帽子後就像是扣了一個狼頭一樣。
契科夫作為一個獵戶,製作皮毛製品是他重要的經濟來源,他房子外面掛的那些動物毛皮都是他的‘飯票’。
契科夫也跟他們同行,一起進了山:他要做嚮導,尋找山裡的獵戶小屋。如果沒有找到獵戶小屋,晚上這裡的溫度可是冷的可怕,凍死人那都很正常凍不死可能也能讓熊給啃了。
錢聰聰以及唐方四人每人揹著一把VPER獵槍一起拖著一個爬犁前
進,爬犁上面放著個人的行李,裡面是睡袋之類,阿布拉申卡則和那些女孩則拖著一個空爬犁前進,這是準備放獵物的。
而蕭鵬和契科夫走在隊伍前面,潘佩宇則在後方斷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