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這玩意屬於動物油,但是和漢族飲食裡平時煉製的豬大油不一樣,它是用牛奶透過攪拌搖晃等工藝提煉而成。像北非和中東地區的遊牧民在四千五百年前就把奶裝入羊皮袋透過搖晃的方式獲得黃油。由於耐儲存等優點,所以是遊牧民族裡最好的食物。
不過在古希臘和古羅馬貴族眼裡,黃油是‘野蠻人才吃的食物’。
在他們眼裡,最上等的油是橄欖油。
橄欖的果實和核心都富含油脂,新鮮採摘後直接壓成糊糊輕輕一壓就可以出油,所以早在公元前六千年開始,就出現了橄欖油。埃及人認為是他們的女人向世人傳授了橄欖油的提取技巧,而古希臘詩人更是叫橄欖油叫做‘液體黃金’。當時區分文明社會和野蠻民族的重要標識就是看吃不吃橄欖油。整個地中海飲食的亮點就是橄欖油整個地中海沿岸不管做什麼,全部食用橄欖油。整個世界九成以上的橄欖油都是出自地中海沿岸。
一直到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黃油才剛剛開始進入歐洲的主流社會,靠的竟然是‘沒人吃’,所以‘物以稀為貴’。變成了上流社會才能吃得起的奢侈品。
現在魯昂大教堂右邊的塔樓,就是當年靠著封齋期徵收的黃油消費稅建成的,所以到了今天又被人稱為‘黃油塔’,那時候黃油成了標榜身價和財富的象徵。
一百多年前,歐洲出現了農副產品的嚴重短缺,那時候人造黃油出現了。也就是那個時候,黃油才變成了整個歐洲最常使用的油脂。
但是那絕對不包括地中海,人家這裡還是橄欖油為主。畢竟產這玩意。盧卡斯家裡有人造黃油已經很不錯了好嘛?結果沒想到又讓蕭鵬嫌棄了。
“小子,明天你要教給我怎麼像你那樣殺羊。”盧卡斯說道。
蕭鵬點頭道:“很容易的。我明天教給你。”
卡汀娜搖了搖頭:“我現在感覺自己像是白養了那麼多年羊了。”
蕭鵬笑道:“關鍵是烹飪方式,在我們國家,羊肉起碼有上百種吃法,不像你們似的就是烤烤烤。”
盧卡斯不服了:“我們有很多羊肉菜好吧?”
蕭鵬聳肩:“九成都是烤的,你說我說的對不對?”
盧卡斯冷哼道:“那你們怎麼吃的?”
蕭鵬掰著手指頭:“太多了,比如西北名菜黃燜羊肉,先把羊肉煮一煮,再入油鍋,放入作料白菜做底;燜酥後澆上滷汁,嘖嘖,那叫一個香啊!新疆的烤羊肉串,必須要用當地的紅柳枝來烤,紅柳枝裡的汁液進入羊肉裡,味道別有一番風味,不知道甩你們的烤羊肉幾條街;還有以白蘿蔔和羊肉味主要食材做成的白蘿蔔燉羊肉;羊後腿肉做成的孜然蔥爆羊肉;用羊蹄做成的胡辣羊蹄;清真菜裡的烤羊排,雖說都叫烤羊排,但是和你們的做法完全不一樣,裡面要有雞蛋、小麥粉,做出來的羊排外焦裡嫩、肉爛味美;還有徵服所有人的羊肉火鍋;還有。。。。。。。”
“好
了,你別說了!”盧卡斯打斷了蕭鵬的話:“讓你說的我感覺這些年好像靠著吃垃圾長大的。”
蕭鵬笑道:“任何人在接觸中餐之後幾乎都有這個感覺,當然,中餐也不是適合所有人的口味的,但是像你這樣喜歡吃羊肉的在華夏,肯定能找到適合你的口味。關鍵是我們那裡吃的羊肉真的比你這裡的羊肉好吃!”
盧卡斯冷哼道:“我會去嚐嚐的,看看是不是像你說的那麼誇張!”
蕭鵬笑道:“好啊,你去的話我招待你給你們當導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