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你們倭國男人的靈魂?”楊猛看著手裡的東西有點懵。
他手裡拿著一大塊白布,上面還繫著根繩。
新城雄大點頭道:“對啊。我們倭國男人有兩件永遠不能扔的寶貝。一個是‘大和魂’,另外一個就是‘褌’。”
楊猛一臉嫌棄道:“兜襠布就兜襠布,還叫什麼‘褌’啊。”
新城雄大卻道:“這是你們華夏人起的名字啊,你們華夏人就叫它‘褌’啊!”
楊猛聽後無語道:“我們華夏哪有這玩意?對吧蕭鵬?”
蕭鵬聽後卻道:“新城雄大還真沒說錯,這玩意還真是華夏傳到倭國的。當時出現在戰國時期,由胡服改造的,你看這字怎麼寫?左衣右軍。那時候是給軍人用的,哦,還有窮人。當年司馬相如為了泡卓文君,不就在老丈人家門口賣酒,和雜役一起穿著這玩意洗酒具麼。”
新城雄大在一邊接話道:“對!在華夏敦煌出土的手寫文書裡,記載了唐朝每年二月和十月都給士兵發軍醫,裡面就包括這褌。跟著相撲一起流入我們國家,然後被儲存了下來。都是我們的國粹!我們可不是不要臉的整容國人,把別人的東西說成是自己的。我們是從華夏引來的褌,我們就承認!而他們,張嘴就是謊言!”
楊猛聽到後,直接和新城雄大擊掌,示意他說得好。
額,東亞三國的關係其實很有意思,倭國人想要和華夏人交朋友?只需要罵整容國人!而整容國和華夏人想要交朋友?那就罵倭國人;而倭國人和整容國想要交朋友?那就湊在一起罵華夏就行了。
當然,他們兩個國家做朋友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一個眼睛長在腦袋頂,另外一個死心眼,這樣的兩種人湊一起還做朋友?打一架再說吧!
別看華夏人討厭整容國人,但是隻要國際上整容國有點事情,罵的最狠的其實是倭國人;而倭國有點什麼事情,罵的最狠的是整容國人。
蕭鵬看不慣楊猛和倭國人這親密的樣子,這頭豬,沒腦子麼?於是他問新城雄大道:“你是怎麼知道敦煌手寫文書裡有這樣的記載呢?”
新城雄大聽後樂呵呵的解釋道:“蕭桑,我大學時候學的就是歷史,而且我也在我們博物館裡看過相關的記載,是唐朝的《天寶九至十載張豐兒等春冬衣裝簿》。那就是在敦煌出土的文書。”
蕭鵬聽後反問道:“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國家的文物怎麼在你們博物館裡看到的?”
新城雄大聽後也是一愣,隨即陪笑道:“蕭桑,這是一種對文物的保護政策,我們國家這麼多年來一種用最先進的技術保護這些歷史見證文化瑰寶。其實蕭桑,您可以說句公道話,假如那些文物都留在華夏,經過了那個動盪的年代,你覺得還能儲存至今麼?”
蕭鵬聽後一樂,這傢伙還反將自己一軍?
其實世界上損壞華夏文物最多的正是華夏人,曾經有個階段,所有的文物都被列入‘四舊’,當時差點連故宮都被被砸了。無數文物古籍都在那個年代被付之一炬。
自古江浙多文人,光寧波一地被焚燒的古籍就超過八十噸!更不要提什麼書畫古董之類,那更是不計其數。全國情況可想而知。
當年倭國戰後歸還了一批華夏文物,結果卻沒有逃過那個年代,十分的可惜。
這新城雄大看來還真是學歷史的,這事他也知道?
蕭鵬微微一笑:“你說得對,作為一個華夏人,我感謝你們為我們國家文物保護做出的貢獻,那麼現在我們國家已經度過了那個年代了,你們是不是要歸還我們的這些文物了?包括整容國的文物在你們這裡的也不少,是不是該還了?我們可沒有讓你們幫我們保管吧?”
“額。蕭桑,你開玩笑了。我們這樣的小人物人微言輕,怎麼能對這樣的大事發表言論呢?當然,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您說得對,這些文物應該還給華夏的。”新城雄大急忙卑微的說道。
蕭鵬聽後聳肩:“你說的也對,我跟你說這些東西幹什麼?說了也沒用。我要說說你們幾個,你這人是什麼樣的人,你身邊就接觸什麼樣的人。送外賣的認識最多的就是送外賣的,掃馬路的認識最多的就是掃馬路的,而富豪認識最多的就是富豪。像你們這些人家境都不錯,吃喝不愁,可是不能光想著怎麼泡妞啊,還是要想著進步才行。”
聽了蕭鵬的話,山下賢人微微皺眉:“蕭桑,你這話有點武斷啊,我們也有厲害的朋友的。混政圈的大人物也不是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