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館長嘆口氣:“蕭老闆,你聽說過後母戊鼎麼?”
“後母戊鼎?”蕭鵬搖了搖頭:“我只聽說過司母戊鼎。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
王館長搖搖頭:“蕭老闆,世界上只有後母戊鼎,沒有司母戊鼎。”
蕭鵬愣了:“王館長,你可別逗我,我上學時候歷史學的可是很好的,我記得很清楚,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都是咱們華夏的十大傳世國寶之一,你怎麼能說沒有司母戊鼎呢。”
王館長嘆口氣說道:“這就不得不說一個一流文學家,二流歷史學家,三流考古學家的人了。”
蕭鵬好奇:“誰啊?”
王館長道:“郭沫若,你總該聽說過吧?”
蕭鵬點頭:“這肯定知道啊,管他什麼事?”
王館長抽口煙,緩緩說道:“郭沫若可是考古界的‘瘋狂達人’,一輩子心心念唸的就是挖開各種各樣的墓,美其名曰‘要讓老祖宗的東西重見天日’,可是他卻忽略了最關鍵的事情那就是保護,在不能做到有效保護的前提下的發掘,那都是變相的毀滅。”
“而且普通的古墓根本滿足不了他的胃口,一心要挖帝陵,終於在他的各種周旋下上面終於同意了,於是郭沫若打算先從明十三陵中朱棣的陵墓下手,奈何找不到出口,轉而去挖了萬曆的陵墓。”
說到這裡,王館長臉上露出痛苦之色,繼續說道:“最後由於沒有經驗,陵墓裡一切精美器物都氧化在空氣裡了,根本沒有來得及儲存下來,這次的發掘除了毀了一座帝陵以外,其它什麼也沒有得到。可憐萬曆的陵墓,清朝入關都沒動明朝帝陵,最後卻毀在自己人手裡。不過也幸虧因為這件事,上面下了一道死命令,永遠不能再動帝陵。不然不知道現在那些帝陵讓他挖成什麼樣了。”
蕭鵬聳聳肩:“那個年代,總會有人被一腔熱血矇蔽了雙眼,那這和司母戊鼎有什麼關係?”
王館長笑道:“那叫後母戊鼎,不是‘司’,商朝的銘文都是反著刻的,後的意思就是王后的意思,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但是當時擔任華夏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親自跑去考證的,看到鼎上的字,直接將那鼎命名為司母戊鼎了,一叫叫了幾十年。”
蕭鵬聽後也笑了:“難怪我們上學時候學的都是司母戊鼎,老師也從來沒有解釋過這名字的意思,感情他們也解釋不出來,原本名字自身就是錯的!”
王館長點頭:“考古不只是挖掘,更不是草率的隨便命名,沒有合適的保護措施,沒有保護的能力之前,還是什麼也不做的好。”
蕭鵬同意王館長的看法:“那這個小東西和後母戊鼎有什麼關係?哦,別說,讓你這麼一說兩個還真挺像,都是方方正正的。”
王館長瞪了一眼蕭鵬:“豈止是挺像!這是後母戊鼎的模板!說白了就是先做出個模型,讓商王武丁瞅瞅,武丁點頭同意了,才做的大後母戊鼎!”
蕭鵬聽了王館長的話,倒也愣了:“王館長,你別說好聽的話來逗我好吧,照你的說法,我這個菸灰缸也是個國寶了?”
王館長道:“我倒是想逗逗你,可是在這樣的國寶面前我可真不能隱瞞什麼,免得你一直那它當菸灰缸。你看這裡。”王館長指著小方鼎上的幾道豎紋說道:“這不是裝飾,這是陶範法鑄造工藝的留下的工藝痕跡,叫做‘範線’,只有商周時期,製作青銅器採用陶範法鑄造工藝,商周之後,青銅器鑄造工藝是失蠟法,兩者截然不同。”
蕭鵬聽了一頭霧水,什麼失蠟法?什麼陶範法?雖說蕭鵬繼承了很多古時的知識傳承,可是真沒有這青銅器鑄造的知識。
看著蕭鵬的表情,王館長解釋道:“失蠟法又叫熔模法,就是說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別的耐火材料敷成外範,加熱烘烤後,蜂蠟全部融化流失,鑄模變成空殼,再把青銅溶液灌入其內,等它冷卻後,就能形成器物的樣子了。從春秋戰國時期到今天,失蠟法仍然是常用的青銅鑄造技法。國寶‘曾侯乙尊盤’用的就是失蠟法澆築的青銅器。”
“那陶範法呢?”蕭鵬問道。
王館長道:“陶範法是現在起的名字,那時候應該叫合範法,就是用泥做好‘範’和‘模’澆築青銅溶液,等到冷卻後打碎‘外範’,掏出‘內範’,使青銅器成型,這種做法制作的模和範只能用一次。而且這種做法,青銅器會留下很多工藝痕跡,比如說這‘範線’,由於‘外範’是分成多塊的,在‘合範’的時候,各‘外範’之間都會留有小縫,所以青銅器表面會留有‘範線’,一般器物鑄造後需要經過打磨,但是花紋多的地方和器底一般都不打磨,所以會留下範線。而且陶範法還有墊片、氣泡、鑄疣等特點,還有器身殘存當年的範土無法清理。這都能證明你這件小方鼎,採用的正是當年的陶範工藝。”
蕭鵬聽後直勾勾的看著自己的‘菸灰缸’,半晌後才說道:“靠,感情我一直拿著國寶當菸灰缸呢?”
王館長白了他一眼:“你以為呢?蕭老闆,你這裡別的我先不說,你這菸灰缸絕對是史上最牛菸灰缸!沒有之一!”(
。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