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經常看到新聞說在哪裡哪裡發現鯨魚擱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把鯨魚送回海里後,卻發現鯨魚還是死掉了。
這是因為鯨魚實在是太重了,他們的肋骨在岸上根本承受不了自己的體重,只有在海里靠著海水的浮力才能保證無事,而上了岸後經常會發生因為自己體重壓斷自己肋骨的事情,所以即使送回到海里死亡,那也不奇怪了。
其實蕭鵬說北極露脊鯨是全世界最稀有的鯨魚,這個說法也對也不對,如果按照分類學來說,廣義鯨目裡最稀少的並不是北極露脊鯨,像加灣鼠海豚、華夏的江豚,以及傳說中的鏟齒中喙鯨之類都比它稀有的多。尤其是最後一種,人們對它的瞭解只存在偶然發現的兩隻死去的鯨魚屍體上。
蕭鵬們捕捉到的是一隻雌性北極露脊鯨,蕭鵬看到它一切正常後,就讓它離開了。北極露脊鯨要十多歲才能發育成熟繁殖後代,而且25%的幼鯨都會死於成長過程中,有了啟靈術的幫助,這隻小雌鯨應該長大吧。
別看這次拖網時間長,倒並沒有多少魚,只有為數不多的鱈魚、鰈魚之類的,也就三四噸的樣子。這都是自己撞到網裡來的,蕭鵬又沒有刻意去尋找魚群。
不過蕭鵬可不在乎這些魚獲,他這次來這裡的目的可是‘大金魚’,而不是眼前這些小魚。
倒是王琥等人倒一臉失望:“老闆,這裡魚也太少了,拖了這麼久的網就捕到這麼少。這一網魚咱們可賠大了。”
蕭鵬笑了笑:“在大海里一切皆有可能,如果真的到處都是魚,所有人都去做漁夫了。行了,大家提起勁來,讓小丘和伊萬給大家整點好吃的,咱們吃飽喝足,去新奧爾森!晚上除了值班人員,所有人都可以喝兩杯!”
“老闆萬歲!”船員們歡呼起來。漁獲不佳導致心情低落的眾人心情瞬間開心起來在海上飄了那麼久,終於又可以上岸了。
經過一晚上的趕路,弗拉基米爾號終於到達了位於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新奧爾森:華夏北極考察站黃河站的所在地。
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是有很多島嶼組成,這裡是挪威的領土。但是,在1925年的時候,51個國家簽訂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條約:斯瓦爾巴條約。
按照國際慣例,若想獲得對一片土地的領土權,應該具備兩個起碼的條件,即‘首先發現’與‘有效的行政管理’。但是對於斯匹次卑爾根群島來說,這兩個條件都不存在。
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最早是由荷蘭探險家巴倫支發現的,遺憾的是,他沒有來得及回國覆命,由於飢寒交迫和壞血病,他死在新地島,他死前寫了一份探險報告,卻沒有說明他‘是否曾經以國王陛下的名義宣佈對該群島的領土擁有所有權’。
十年之後,英國探險家亨利哈德遜來到這裡,並在這裡發現了大量的鯨魚和海象,再往後,芬蘭籍探險家琴登肖爾德先後五次帶人來此考察,發現這裡有大量的礦產!哦。琴登雖說是芬蘭人,卻是代表瑞典去這裡探險考察的。
隨著這裡的資源被發現,一批又一批的歐洲人來此創業,其中最多的就是挪威人和俄國人了。他們在這裡捕鯨獵熊,開礦挖煤,甚至在此建立了城邦,也就是現在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首府朗伊爾城。這也是人類建立在地球最北端的城市。
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利益日益增長,關於這個國家的所有權就出現了問題。
如果按照‘首先發現’權力來說,這裡是荷蘭人發現的,但是沒有證據表明,荷蘭人說過這裡是荷蘭的領土。
那如果按照‘有效的行政管理權’來說,這裡挪威和俄國所佔的分量似乎更重一些,但是在那個年代,挪威國力有限,俄國又處於內戰時期,無暇西顧。
這對於不願意放棄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利益的歐美列強來說,無疑是最好的機會,最後各國你來我往討價還價,終於達成了協議,也就是後來的斯瓦爾巴條約。這個條約使得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成為北極地區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非軍事區。
條約承認挪威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權’,但各締約國公民可以自主進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範圍內從事正當的生產和商業活動。
華夏也是這個條約的締約國,所以說,華夏人可以隨便進入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在這裡生活工作,連簽證都不用。
所以,華夏唯一的北極科考站‘黃河站’,正是建立在這裡。
站在碼頭上迎接眾人的,正是‘黃河站’的站長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