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德國人接受,最早的芬達和可口可樂一個顏色,以緩解將士們的思鄉之情,和電影上看到的所有古怪納粹計劃一樣,芬達的研製也離不開納粹的瘋狂科學家的參與,馬克思和他手下的瘋狂化學家們,用其他食品行業的遺留產物,例如乳酪生產的副產品乳清,以及蘋果酒生產中剩下的蘋果纖維之類的一通亂搞,發明了芬達。所以,原始的芬達只有蘋果味。”蕭鵬回答了楊猛的問題。
“那時候德國人不喝芬達也不行,畢竟只有這玩意。然後就發生了奇怪的一幕:德國打到哪,也就意味著哪裡的可樂原漿供應就此中斷,所以馬克思的手下總是興沖沖的跟在黨衛軍屁股後面,到處接收可樂工廠用來改產芬達。那時候如果一個歐洲居民一覺醒來發現原來街邊賣可樂大的小攤該賣了芬達,真不好意思,貴國已經淪陷。最好趕快立正行個納粹禮,免得暗中觀察的蓋世太保把你扔去吸毒氣。。。。。。”
“為了支援納粹戰爭,可口可樂德國公司也是拼盡全力了,1943年,芬達的總產量達到了創紀錄的300萬箱!馬克思為了考慮更好的節約成本以支援納粹戰爭,開始效仿柯達公司生產奴隸膠捲那樣,使用佔領區的猶太奴工來進行芬達的灌裝工作,這樣倒挽救了不少猶太人的生命:多生產幾箱芬達,也就意味著玩幾天被送到集中營,也許就能逃脫被做成肥皂的命運,所以不管是不是出於本意,馬克思在那個時期都或多或少的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可見自由的可口可樂精神在人類社會最黑暗的角落也能綻放光明。。。。。。”
楊猛聽後思考了一會兒:“這個馬克思確實是個商業奇才,他這麼做已經把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了,戰後不管德國成功還是失敗,他都給自己留下了生存的本錢,德國贏了,他會說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德國,德國輸了,他會說,我這麼做是為了挽救納粹人。”
蕭鵬點頭道:“你說得對。可口可樂對德國絕對夠意思,而德國也沒虧待可口可樂的效忠,可口可樂自始至終都能不受戰時配給制度獲得超量的糖,在食堂資源稀缺的時候,芬達甚至成為德國人民烹飪的調味料,從而進一步開啟銷路。”
“可樂雞翅就是這麼來的麼?”楊猛這時插嘴問道。
“差不多吧意思吧。”蕭鵬道:“反正可口可樂公司那時候是大發國難財,就連最困難的時期,可口可樂公司也不忘發財,1944年,馬克思和他的公司仍然生產了二百萬瓶芬達。直到被蘇聯那些以伏特加為能源的坦克‘平A’回德國本土為止,可口可樂公司一直是大發國難財的代表。”
“那德國失敗了,德國可口可樂公司應該日子不好過了吧?”楊猛問道。
“屁!”蕭鵬喝了一口啤酒潤了潤嗓子:“當盟軍到達時,馬克思又做了另一番公司忠誠度的驚人展示!當他以苦盼王師十年的欣喜姿態,迫切表達願意把德國可口可樂的所有資產,包括廠房和利潤,以及芬達的配方一起上交給星條國總公司時,似乎證明了自己對可口可樂一以貫之的忠誠態度。”
“鑑於德國境內的可口可樂工廠實際上早就被盟軍炸成了廢墟,德國貨幣帝國馬克更是一文不值,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是馬克思的‘忠誠’而不是這些理論上的資產打動了總公司如果不赦免馬克思,可口可樂的名聲不也就臭了?再加上馬克思確實保住了很多猶太人,所以芬達避免了被作為納粹遺毒被徹底消滅的命運,並被吸納為可口可樂的果味飲料品牌銷售至今。如果,我是說如果,二戰時期的德國要不是赫爾曼戈林那個蠢胖子在郭刻爾克拖後腿、在英吉利海峽拖後腿、在斯大林格勒拖後腿,說不定希特勒還真能完成他打造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夢想,芬達也會理所應當的成為世界飲料界的一哥了。”
楊猛聽了蕭鵬的話,思考了一會兒:“如果照你這個說法,第二次世界大戰獲利最大的,竟然是可口可樂公司?”
蕭鵬笑道:“你以為呢?星條國把可口可樂帶到了他們所有參戰的地方,德國把芬達則帶到了所有他們侵略過的領土,結果戰後一看,可口可樂和芬達竟然是一家的!從那時候起,可口可樂一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飲料公司,至今佔領者世界飲料市場上最大的營業額。那為什麼可口可樂會這麼成功?說白了就是三個字:不要臉。對商人來說,節操能換錢麼?臉皮能換錢麼?都不能換錢要那玩意幹什麼?”
“你竟然說的我無言以對。”楊猛被蕭鵬的說法目瞪口呆。
蕭鵬繼續道:“現在阿普的做法,讓旁人看,就是個笑話,幾乎他的每個舉措都會讓人嘲諷半天,但是結果呢?每件事情都給國家盈利,這也是為什麼每次他的政策都是讓人嘲笑,最後卻都能頒發,因為那些政客不是傻子,知道阿普的這些最終結果是利大於弊的。反正被嘲笑的是阿普,他們只需要透過決議,最後看決議帶來的變化就是了。”
“沒有你說的那麼誇張吧?”蕭鵬不解。
“有什麼誇張的,其實說白了阿普的政策也是星條國的一貫領導方式:一個新的總統上臺,一定先把上任總統的所有政策都推翻。然後拼命在海外找麻煩,製造混亂,然後趁機往混亂地區出售武器,提高GDP收入,他的其餘政策說白了就是一句話:怎麼省錢怎麼來,怎麼賺錢怎麼來。說到底,還會因為阿普是個商人,還是個成功的商人,所以他根本不在乎非議,只在乎結果,而在他眼裡,結果只有一個,只要他上臺後,星條國的經濟發展增長了,那他就答到目的了。而為了這個結果,節操算個屁!臉皮算個屁!”蕭鵬給這次的聊天下了個定論。
楊猛則歸納了一下蕭鵬的中心思想:“那你的意思就是:成功的商人都不要臉。對不對?”
蕭鵬點點頭,順手打了個響指:“你說對了!”
“那你呢?你現在也是商人吧?”楊猛一針見血。
蕭鵬卻洋洋自得的回答了楊猛:“我算什麼商人?酒店葉姐打理,漁業公司有文傑和馮建亭他們管,我只負責玩和打魚,所以,我頂多算個漁夫而已。”
楊猛聽了蕭鵬的回答,目瞪口呆的看著蕭鵬,半晌後,楊猛伸出個大拇指:“好吧,你說的果然沒錯,成功的商人,就是不要臉!至少在你身上,我實在找不到臉皮這玩意到底在哪!”(
。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