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自古以來,都是華夏人最喜歡的海產之一。被譽為‘海味八珍’之一。全世界一共一千多種海參,形態多樣顏色豐富,在各大海域都有它們的身影,從外觀上來講,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海參,一種是背面光滑,稱為光參,而背上有刺的,則被稱為刺參。
仿刺參,也就是大家嘴裡的‘刺參’了。在華夏,大連和煙臺出產的仿刺參大名鼎鼎。
別看仿刺參多了一個‘仿’字,就覺得人家是冒牌貨,它幾乎是市面上最主流的食用海參了。被譽為是‘參中之冠’,倍受食客追捧。
以前尋常百姓家裡想吃仿刺參並非易事,除了身價被大肆炒作抬高外,它們自身嬌嫩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仿刺參離開海水後,在幾個小事內會緩慢發生化皮現象,也就是‘自溶’,最後變成一灘膠水,這是由於仿刺參體內的自溶酶在作怪。漁民們為了儲存參體,常加鹽曬乾製成幹活,防止其自溶。所以想吃新鮮的仿刺參,只能在北方。不過現在寶島、福建都克服了這一難題,用低溫海水成功繁殖了仿刺參。大規模的仿刺參養殖產業漸漸使得仿刺參進入了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不過不管是幹品還是新鮮的,仿刺參好吃不好吃,全靠的是料理手藝。因為仿刺參本身並沒有味道,反而有股腥味。燒製時還要掌握火候,負責味如嚼蠟。很多人覺得海參不好吃,其實原因不在於海參本身,而是在於廚師的料理水平廚藝好的話那是美味,廚藝差的話那就是一盤子膠皮。
魯菜的代表作蔥燒海參則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把海參開膛破肚,切成參條,用雞湯焯水後,和蔥白一起爆炒,再加入料酒醬油,倒入高湯煨制,最後勾芡起鍋,這可以說是海參最好的吃法,雖說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海參的營養,但是卻能讓海參的味道變得更加的可口。
走了一圈,也就這幾樣入了蕭鵬的眼,蕭鵬剛想跟他們談談買苗的事情,卻發現旁邊有一個加拿大廠商,場上LOGO看起來倒讓人挺眼熟,蕭鵬回憶了半天,這才想起了起來:沃頓漁業!尼爾森家的漁業公司!他們也參加了這次的漁業展啊!
蕭鵬來了興趣,湊上去拿了份宣傳材料。沒想到沃頓漁業主打的產品到很合蕭鵬喂口,竟然是波士頓龍蝦,也就是緬因龍蝦!千里巖只有錦繡龍蝦,多一個波士頓龍蝦也不錯。
說起來比較好笑,波士頓龍蝦儘管名字裡叫龍蝦,但是卻不是龍蝦,而是屬於鰲蝦。樣子和我們平時吃的小龍蝦一樣,長著兩個大鰲,而真正的龍蝦是沒有那大鰲的。但是在很多華夏人眼裡,這種長大鰲的龍蝦才是真正的龍蝦。而真正的龍蝦反而被人認為不是正宗的龍蝦。。。。。。
其實兩者肉質還是差距很大的,龍蝦比鰲蝦的蝦肉要鮮嫩的多,但是鰲蝦的兩隻大鉗子裡的肉又是龍蝦肉無可比擬的,那叫一個緊嫩,只能說各有所長。
波士頓龍蝦可是個大傢伙,體長一般都是五十公分以上,最大的竟然重二十公斤!從尾部到大鰲尖長達一米。
值得一提是,雖然名字叫做波士頓龍蝦,但是波士頓幾乎不產龍蝦,真正生產龍蝦的是星條國緬因州和加拿大紐芬蘭、拉布拉多,所以真正的叫法應該是緬因龍蝦。之所以叫波士頓龍蝦,是因為波士頓曾經是這種緬因龍蝦最大的交易市場,所以由此得名。
蕭鵬看到波士頓龍蝦,心中大喜。叫住一個工作人員:“你好,你們這裡提供波士頓龍蝦的蝦苗麼?”
工作人員是個外國年輕人,但是華夏語說的倍溜:“先生,我們當然提供龍蝦蝦苗,五十萬只蝦苗起訂,每隻1.7美金,運費另算。”
蕭鵬算了算,價格雖說有點偏貴,倒是也能接受:“這個價格是否還可以商榷一下呢?”
年輕人一聽有生意,兩眼一亮:“先生,我們沃頓漁業的種苗可是品質可是一流的,尤其健康,幼苗運輸存活率在八成以上,這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把這龍蝦引入到您的漁場,絕對是很明智的選擇。大筆的財富在向您招手不是麼?”
蕭鵬倒不在乎錢,但是華夏人做生意不討價還價那就不是華夏人了,蕭鵬想了想:“如果我需求量再大一些,價格是否有所優惠?”
年輕人聽後略一思考:“不知道先生需要多大的量?”
蕭鵬剛想回答,卻聽到旁邊有人說道:“不管你要多少量,我們都不會賣給你的。我們沃頓漁業不會賣一隻龍蝦苗給你!”
“恩?”蕭鵬皺著眉頭看著來人。只見一個金髮男子站在自己身後,看樣子卻有點眼熟的樣子,蕭鵬一看他的胸牌,寫著他的名字:“坎特沃頓”。這是尼爾森的兄弟?(
。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