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車隊,確實太浩大了。
本來,崔子軒自己的人馬絡絡續續會齊後,就有七八千,然後他結識的各路朋友帶來的人馬又多達二三萬人以上,再加上崔子軒那些兄弟帶來的人馬,這支隊伍前前後後足有五萬餘人。而且這一路上,還有那些受過崔子軒恩惠,或者與他交情匪淺的人在絡續加入。
在這種兵荒馬亂的時代,幾萬人也說不上特別龐大,可奈何這幾萬人通通都是精壯,人人都是全身盔甲的精良騎士啊!這樣一支隊伍拉出來,想來那些準備打秋風的匪徒都會望風而逃。
四下打量了一會,桂媽媽忍不住感慨道:“這就是博陵崔氏的底蘊,嫡子娶婦,隨隨便便拿出的彩禮就抵得上國庫所存,這送嫁的隊伍又龐大成這樣。”說到這裡,她自己笑道:“以前我總覺得我家公主挺好的,最好的兒郎她都配得上,現在看到博陵崔氏這排場,便覺得我家公主這次是一步登天了。”
另外兩位媽媽也有同感,她們都笑了起來。
……
馬車中。
崔子軒與姜宓那一吻,是稍觸既走。一離開姜宓的櫻唇,崔子軒便閉上雙眼喘息了一會。
平復後,睜眼看到姜宓櫻唇紅腫,眸光如水地看著自己,崔子軒險些又漲痛起來。
連忙拉起衣襟擋住前面,崔子軒朝著姜宓說道:“我得走了。”也不等姜宓回答,他縱身一躍跳下了馬車。
姜宓眼巴巴地看著崔子軒腳步輕盈的翻身上馬,心裡頗有點依依不捨。她一路目送著崔子軒策馬奔向隊伍前面,心臟鼓鼓地想道:他是我的夫郎,我是他的娘子,以後我們還有很多很多的日子在一起。我會像母親守著繼父一樣守著他,看著他白髮,看著我們的孩子一點一點長大。
這樣一想,她的心又漲得滿滿的,相比起那麼多日夜的廝守,現在片刻的分離又有什麼好在意的?
……
博陵崔氏的嫡支現在的駐地是在吳越,而崔子軒這次迎了姜宓,也是要把她帶到吳越去拜堂成親。
從蜀國到吳越,那可真是有千里之遙。幸好,隊伍走不了幾天就可以走水路,可以從長江直流而下一路飛馳。
只是,也不知具體是怎麼安排的,隊伍出城後足足走了一個來月才抵達長江。
崔子軒果然安排周到,車隊來到長江邊時,碼頭處被掛著博陵崔氏的旗號的船隻堵得滿滿的,延綿了數里有餘。
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船隻,姜宓也罷,三位媽媽也罷,甚至是那些個客人,都給看傻了眼。
片刻後,一個客人忍不住了,他向一個博陵崔氏的子弟好奇問道:“怎麼要這麼多條船?這架式也太駭人了吧?”
那博陵崔氏的子弟正在朝著長江遙望,聞言他咧嘴笑道:“這都是嫡兄的意思。他說,他崔子軒娶婦,就應該讓天下人都知道。”
旁邊的人恍然大悟,一個個暗暗點頭。只是在內心深處,他們不免想道:這崔子軒果然甚愛姜氏,他這是知道她出身不行,藉此機會相告天下人,博陵崔氏非常中意這個宗婦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