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恩寺。
“昨日晚上有人曾潛入寺來,告知了我們一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慧靜,你是否有興趣聽聽。”
“師父,世間之事都與我無關,我又何必聽呢。”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慧靜,你塵念未了,循入空門,適不合適,你自心昭。”
“師父是想趕慧靜走?”
“阿彌陀佛。當初我為什麼為你取法名慧靜。靜是經過禪修以後,對自己有了悟性,經過開悟之後,會知道如何儘自己的本份,做自己該做的事,然後會很自在,很圓滿,這才是真正的解脫;不是什麼事都不做,這樣心理反而始終牽掛,心放不下,就是迷失。”
“原來師父早知道我入空門不是時候,雖削髮但不入門。”
“你我雖以師徒相稱,但我並沒有教過你什麼,相反,你在外面的名氣還在,所以這些人皆為你而來。”
“慧靜愚鈍,請師父指點。”
“良禽擇木而棲。你是一個才人,功夫不錯,醫學精湛,在這時代中必有一番作為,眼前的祁連是寧王的手下大將,他為得到你不惜殺人,為達目的包圍普恩寺,這樣的人不是你要效忠之人。”
“師父說的可是昨日本寺香客中毒一事?”
“昨日中毒一事現已查明,是祁連自導自演的一出鬧劇,他為得到你,讓手下之人假扮香客,並用毒殺死了一位素不相識的香客,然後他們藉故包圍普恩寺,逼你就範。”
“師父,這些事,你是怎麼知道的呢?”
“這個下毒的人已經找到。”
“你又是如何 找到這下毒之人。”
“昨日晚上,有人潛入寺廟之中,將兇手交與了我,並再三詢問祁連為難普恩寺的原因。”
“師父告訴他了?”
“為師並沒有告訴他。他說他是信佛之人,我聽的出,這是他的託詞,從現在來看,他至少沒有陷害本寺,逼你出山的意思。”
“這個人是誰?”
“王老虎。”
“王老虎?他不知道我是誰,而且普恩寺與他也無任何關係,他為何要三番兩次入寺,且為我們找到下毒之人,他的目的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