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後的林氏聽到太后的‘退位宣言’,心中頓時一顫。
緊接著,一股不捨的情緒漸漸在她的心底蔓延開來。
太后要退位了啊!
看著太后略顯斑駁的髮絲,林氏不免生出幾分唏噓之意。
官家確實厲害。
短短一年時間,宮中便乾坤易主,並且還沒有發生任何流血事件。
“大娘娘此言差矣。”
李傑微微一笑:“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往後仍需大娘娘在背後支援。”
‘背後……’
劉娥在心中將這兩個字默唸了一遍,這兩個字,足以表露官家的意思。
不過,此時的她,心中並不多少傷感的情緒。
她已經接受了退位的事實。
縱觀官家過去一年的表現,也許將帝國交到六哥的手中,才是正確的道路。
“父母為孩子遮風擋雨,本就是天經地義的。”
劉娥淺淺一笑:“你我母子二人,何須如此。”
“此事暫且不提,關於邊地的軍餉,六哥是如何打算的?”
話已至此,李傑也不準備繼續隱瞞,直接將心中的計劃和盤托出。
“大娘娘,可還記得陝西轉運使範雍?”
“那個頗受寇準賞識的範雍?”
對於此人,劉娥是有點印象的,畢竟,誰讓範雍是寇準提拔起來的後輩呢。
而且範雍擔任的還是陝西路的轉運使。
宋代地方的行政級別依次是路、府(州、軍、監)、縣三級制,路級長官是地方上最高領導。
而轉運使便是路級長官中最高一級,當然,偶爾設立的都轉運使不在此列。
陝西路又地處邊地,範雍本人又是陝西路的最高領導之一,種種buff疊在一起,劉娥想不重視都難。
“正是此人。”
李傑點了點頭,繼續道:“前不久,範雍的札子剛剛遞過來,他在札子中建議,可於陝西沿邊軍州實行入中之策。”
“具體而言,即以解鹽(解池產出的鹽)為引,商人持引可直接前往解州請鹽。”
入中法,並不算新鮮,朝廷一直沒有停止過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