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李健帶著吳豆維,曾祥西兄弟也朝幾個蔬菜大棚走去。
廚房裡面曠德喜把所有菜及輔料,要切的都切好了。輔料有姜,蔥,蒜,辣椒,油,鹽,味精。
灶有一口土灶,一口燒煤油的炒鍋,當然有電滋爐,那個發電機轟隆轟隆發了半餉的電。
本來曠德軍昨些天買了兩個大號的電飯煲,平時煮飯用那個大電飯煲也是特別好用,一電飯煲可以煮七八斤大米,足夠十多個人食用。
今天,吃飯的人包括曾祥鴻搭鐵棚的工人,總共有二十多人。煮滿兩個電飯煲應該夠食用。
但曠德軍接受的神農氏廚藝,顯示的是古老的竹筒飯做法。好在山上有大量的粉竹,曠德軍早早吩咐曠德喜砍了幾根過來,鋸成一節節,洗乾淨。把泡好的巨型米裝入竹筒內,加入適量的水,用鮮葉子把口塞緊,然後放在火上燒烤。
在煮飯之前,釣黃鱔的李明堂滿載而歸,直播釣黃鱔的塗媚兒一臉興奮。
“曠藥神,釣黃鱔真有趣,你看,有這麼多粉絲給我打賞。”塗媚兒還要繼續直播,因為她答應粉絲,要直播黃鱔烹飪成美食的過程。
本來李明堂說自已搞黃鱔在前進村是一等一的,什麼爆炒黃鱔,紅燒鱔段,大蒜燒黃鱔,茄子燒黃鱔……,一糸列菜名聽得塗媚兒飢腸轆轆,口水橫飛。
她開啟直播,錄李明堂熟練地用剪刀剔除黃鱔的內臟,然後斬成小段。曠德軍看了他斬的黃鱔段,卻說:“大粗大長了,把它全部切成碎片,切點蒜未薑絲,拌點辣椒,跟浸泡的米拌在一起,灌入竹筒去煮竹筒飯。”
“竹筒飯,我在YN一個親戚家吃過,到現在還記得那股濃郁的香味。”她興奮地對直播的觀眾說:“黃鱔煮竹筒飯,大家吃過沒有。瞧這些黃鱔切成碎未,拌點姜蒜,辣椒,再混入這些浸泡好的大米中,大家看見沒,這大米是否有特別之處。看清楚,不是白色的花生,而是巨型的大米……”
直播間議論聲一片。
“真的是大米,千狐妹妹,你這是在哪裡做的直播,世上有這麼大的稻米麼?”
“我在一個高科技的農產品試驗基地做美食直播,很多農產品都會跟你想象中的不一樣。”
曠德軍安排李明堂燒烤竹筒飯,開始叫曠德喜在土灶生火。自己把切好的土雞和草菇放在沙鍋,加入二瓶靈泉水,放到爐上開始煲湯。
這時,塗媚兒仿若失去了目標,這邊李明堂蹲在一堆火坑邊,生火烤煮竹筒飯,那邊曠德喜在土灶邊開始生火。
曠德喜也是簡單地把切好的土雞和切成片的天麻,擱到一個圓圓的沙鍋中,然後倒上兩瓶水。
煲湯不是要加入各種香料,配料的麼,哪裡是就這麼簡單的胡亂擱到一處就開始燉。
竹鼠被曠德喜扒皮褪毛後,切成碎塊。按常規,為了去除腥味,炒竹鼠必須配用一些香葉,八角,山奈,草果,生薑,蒜粒,幹辣椒之類的配料。
但曠德喜準備的配料只有一點薑片,幾隻蔬菜大棚摘來的超大辣椒和一些草姑,一瓶花生油和一碗加碘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