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這一段出來,在場的所有人都忍不住猛地一下提起精神來。
大家都是懂詩的人啊!
一聽到這裡,所有人都徹底明白過來,詩名的《致橡樹》到底是什麼意思了。
原來,這竟然是一首“木棉花”向“橡樹”表達愛意的詩啊!
而前面何煊唸到的“凌霄花”也好,“飛鳥”也好,甚至是“日光”和“春雨”,全都淪為了“木棉花”陪襯。
從這一刻開始,伴著著何煊一句一句鏗鏘有力遞進式的嗓音,“木棉花”對“橡樹”的那種“熱烈、誠摯和堅貞”的愛意,便彷彿狂風暴雨一樣迎面襲來。
……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
一句句從何煊口中爆發出來的詩句,卻讓在場的眾人腦海當中,出現了一幅生動的畫面。
廣袤的大地上,一株木棉花和一棵橡樹,它們相對無言,卻默默地相互陪伴了十年、百年……
“我們分擔寒潮、
風雷、
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
流嵐、
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