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搬個梁山闖三國> 第二卷 群雄並起 第九十二章 清晨(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 群雄並起 第九十二章 清晨(二)

清晨。

溫暖的陽光瀰漫於晚春的清晨,穿梭於微隙的氣息,把天地間的一切空虛充盈,舒暢,慵懶,漫長……

豫州,潁川。

曉霧將歇,森森古木,濃廕庇日,幾座不起眼的建築隱約現於群巒山麓間,低低的矮牆,一扉木門年代久遠落漆斑駁,木門上方掛著一方匾額,上面書寫“潁川書院”四個大字,字型遒勁有力,矯若蒼龍,凝重雋永。

書院的後方卻有一座竹亭,如鷹展翅盤踞于山石陡坡之間,亭中擺有一古樸矮几,几上擺有一青銅香爐,爐中插有幾隻檀香,香菸嫋嫋,爐旁散落著幾冊竹簡。

几旁有二人,相對而坐。

上首跪坐一人,此人年約二三十,清秀通雅,劍眉挺鼻,戴一頂青紗角投頭巾,身穿一領靛青錦袍,腰繫一條雙搭尾銀帶,端得是俊美絕倫。此人隨意地翻閱著手中竹簡,微笑朝對面說道:“志才兄,戰亂四起,我潁川地處中原,乃四戰之地,常為兵衝,宜亟去之,不可久留。彧欲遷離潁川,以保家族,兄可同行否?”

對面那人也是二三十年歲,一身淡雅儒裳,溫文爾雅,只是面色略白,似氣血有虧。他也是隨意翻閱竹簡,並未抬頭,說道:“文若兄欲何往? 何處可棲?”

“鳳凰于飛,醴泉飲食,逡巡縈繞,何枝可棲?”那文若輕輕拍打著竹簡,低低吟唱起來,吟唱畢,笑道:“何枝可棲?何枝可棲?戲志才你這隻鳳凰可尋得桐枝?”

那文弱儒生原來是戲志才,他聽得文若如此一問,卻放下了竹簡,抬起頭來,正色說道:“而今漢室贏弱,奸佞在樞,群雄並起。觀那群雄,誰奸誰邪,誰忠誰義,誰愚誰智,荀兄可辨得清晰?”

荀兄?文若兄?荀文若。原來那俊美儒生是潁川名門荀家子弟荀彧荀文若,宋時江麾下荀攸的叔父,不過年紀卻比荀攸小了個六歲,與戲志才約莫年紀。荀彧也是放下了竹簡,站將起來,拂袖身後,眺望亭外山巒秀色,說道:“關東二十鎮,奉詔討董,其中總有英雄,能扶社稷於危瀾……彧欲去一觀。”

“去何家?”戲志才問。

“河北袁紹,四世三公,門人無數,其人偉岸雄闊又為盟軍之主,麾下兵多將廣,某欲往冀州投袁紹。”荀彧說完,轉身問戲志才道:“兄長可與某同往?兄長在書院苦讀二十載,經綸滿腹,去投袁紹,定可一展才華,匡扶漢室,平濟天下。”

戲志才搖搖頭,笑笑說道:“某卻聞陳留曹操首倡聚義,建反董聯盟,居功至偉;後聞洛陽被焚,漢帝遭劫,又急行追趕,千里單兵救主,以致將亡兵敗,忠義者莫若曹操也,有雄才得眾心。志才卻願意去陳留處一觀,救天下者陳留曹操未可知也。”

荀彧凝望戲志才,戲志才也凝望了回去,一會,兩人卻是昂首齊笑,笑聲清遠,直震得林間鴉雀簌簌而飛。

“兩位兄長為何發笑?……”一個慵懶的聲音赫然於亭外響起。

兩人回首望去,見得亭外一儒生懶散倚靠於一環抱粗細古木上,那儒生年歲只堪弱冠,一襲儒裳,白皙的面板,慵懶的神情,不羈的長髮,還有一張壞壞的笑臉,連眉眼也泛起柔柔的漣漪,好像一直都帶著笑意,彎彎的,像是夜空裡皎潔的上弦月。

“奉孝賢弟,今日卻是起得這般早?”戲志才笑著打著招呼。聽這話,這奉孝賢弟看來是個起得頗晚懶散自由之人。

奉孝,三國時字號奉孝者,唯郭嘉耳。這郭嘉懶懶走至竹亭來,笑道:“兩位兄長可曾聽聞一曲,命曰《將軍令》?”不待荀戲二人回答,郭嘉卻是雙手倚闌干,目視遠山,昂首唱將起來。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二十功名塵與土,三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中平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初時慵懶,繼而神色卻是愈唱愈鄭重,愈唱愈激昂愈鏗鏘。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好一個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好一曲氣蓋山河,凌雲壯志之曲,滿腔忠憤,丹心碧血,凜凜猶若神明。”荀彧撫掌大嘆。

“非忠貞壯士不能歌也!此為何人所做?”戲志才問道。

“宋江!”郭嘉顧首轉身,慵懶不羈的神色不見於臉上。

“兩位兄長,你等論英雄談明主,卻少了如此一人也。此宋江,起於阡陌,散盡家財,廣招豪傑,驅逐黃巾,又響應曹操號召,以區區三百石之身,列二十鎮英豪之列,汜水奪關,虎牢斬將,更兼洛陽救火,長安追董,奮不惜身。如此宋江,忠、義、勇、仁、何少於袁紹曹操之流?天下英雄者,宋江耳。郭嘉以為,能救天下於混亂危難者,唯宋江而已矣。”郭嘉語意鏗鏘,斬釘截鐵。

荀彧意動,點點頭說道:“此宋江,確是英雄也。某讚歎之。”

“某亦許之。”戲志才也是點頭,可是話鋒一轉:“唯可惜此人出身微末,不與袁紹曹操同,難創大事業耳。”

郭嘉聽罷,臉上又露出了那不羈慵懶的神情,歪嘴輕笑:“某,郭嘉,亦出身寒門。某卻願意去他處一觀,看能展才華,濟萬民否。”

三人互相凝望著,卻是俱同時躬身作揖,朗聲叫曰:“如此,你我三人就此別過,各投明主,各展才華。他日自有印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