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江緩緩地從熹平石刻上站了起來,低低地哼唱起護衛軍的軍歌《將軍令》: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二十功名塵與土,三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中平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聲音悲涼、憤慨……
一曲罷,宋時江卻是冷靜了下來,他低低問道:“待從頭,收拾舊山河……公達、公臺,那則該如何?難道不追?”
盧俊義說道:“前番我等答應曹操去追也。”
荀攸說道:“主公,我等兵一定是要派的,董卓亦一定是要追的。只是……”話未說完,突然,一個冷冷的聲音響起:“追兵必敗,曹操必敗。”這聲音如此陌生,如此冷冰冰。
眾人不禁往聲音來的方向望去。
說話者居然是高順,那個由於宋時江盡起兵馬奔赴洛陽所以也被挾持夾帶過來的高順。為了安全考慮,將他安排在林沖張遼身邊。這高順,自被盧俊義擒拿起,只第一日宋時江招降那天說了幾個字外,不曾發過一言,一心全忠義一心求死,想不到今日居然突然說話了。
眾將俱好奇的望著高順。
宋時江拱手,沉聲說道:“高將軍,何出此言?”
高順又開始沉默了,挺立著筆直的脊樑,不再說話。
“你這般說,莫不是怕我等追上了,對你家主公不利罷……”武松冷冷一笑,目光直刺高順。
“不,武松兄弟,某相信高順將軍既然開言提點,必有原因。”宋時江朝武松擺擺手,微微一笑,說道,“高將軍,感謝高將軍的提點,可否說個一二?”
高順依舊挺立著筆直的脊樑,沉默不言。
宋時江正欲再問,這時,卻是一將閃身而出,他拱手振聲說道:“主公,某願領一軍去追董卓。縱不勝,亦不會敗。”
“哦?”眾人一看,這將正是張遼張文遠。
今日是怎麼了?死不肯投降死不說話的高順說話了,說過不欲與舊主董卓對陣的張遼主動請戰了。眾將俱是驚詫不已。
宋時江搖搖頭,說道:“文遠,前番某答應過你,不讓你與董卓呂布對陣。”
張遼拱手抱拳,說道:“遼深謝主公保我忠義顧我情誼。然今日張遼請求一戰,願領一軍,去追董卓。”
“為何如此,文遠。”
張遼抬頭望了望筆直的高順,說道:“如高順將軍言。曹操必敗,追兵難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