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發現的古墓,需不需要發掘?需要權衡其歷史、文化和科學研究價值。有人認為,古墓中可能含有對古代認識的重要資訊,早發掘可以儘早獲取這些資訊?
然而,也有人認為古墓的自然儲存狀態是最好的保護方式,發掘可能會導致文物損壞和歷史資訊的喪失?。
張俊更傾向於後者,但胳膊擰不過大腿,最終只能妥協。
他向省裡提出來,西州侯墓所有出土的文物,都要留在西州,這也是他最後的倔強了。
西州市委書記唐敬文和市長董志武等人,覺得張俊真敢開口,都認為這個要求太過分,省裡不可能同意。
按照慣例,地級市發現的古墓以及文物,由省裡相關部門進行管理和分配。
具體來說,從事考古發掘的單位在提交考古發掘報告後,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家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保留少量出土文物作為科研標本,其餘出土文物應在6個月內移交給指定的國有博物館、圖書館或其他國有收藏單位?。
張俊的理由也很充分,因為西州市也有自己的博物館,同樣也屬於國有博物館,文物移交給西州市博物館,也符合相關規定。
西州市正在打造新型文旅經濟發展模式,西州侯墓和另一座古墓的發掘,正好給西州文旅提供了發展的契機。
張俊打算,將兩座漢代古墓,以及挖掘出來的文物,做為西州市文旅發展的新方向,打造新的旅遊增長點。
經過張俊的解說,市委唐書記和董市長,都贊成他的想法,全市上下,同心合力,向省裡爭取。
最終,省裡同意了張俊的要求。
由省文物部門派人,協同西州市文物局進行古墓的開發,發掘出來的文物,移交西州市博物館管理。
訊息傳來,西州市上下振奮。
這天下午,市文物局局長易連學,來到張俊辦公室,向張俊彙報工作。
“張市長,我要做深刻的檢討,在本次古墓的發現和保護工作中,我們市文物局做得很不夠,我們的業務水平有還待提高。”
張俊緩緩說道“連學同志,我對市文物局的工作,的確是不太滿意的。不過術業有專攻,你們主要是做文物的保護和研究工作,缺少尋墓找墓的相關知識,也在情理之中。”
易連學心懷忐忑而來,還以為張俊會給自己劈頭蓋臉一頓罵,沒想到張俊脾氣這麼好,而且通情達理,讓他感到很不好意思,於是慚愧的笑了笑。
張俊話鋒一轉,語氣略微嚴厲的說道“不過,你們文物局的同志,是不是也應該學習一些額外的技能?不要只盯著文物修復和年代研究,也得多出去走走看看,也要多研究一下文獻,聽聽民間傳說,找找本市境內的古墓。不要被盜墓賊捷足先登,破壞了這些古墓。”
易連學雙手不停的在膝蓋上擦來擦去,道“是是是,我們的確應該加強更多技能的學習,拓展更多業務能力,提高專業水平。”
張俊語氣一緩,道“接下來你們有一段時間辛苦了,兩座古墓需要你們進行保護性質的挖掘,一定要盡心盡力,保護好每一個出土文物。”
“是,張市長。”易連學不斷的點頭稱是,又拍起張俊的馬屁來,道,“這次能順利保住西州侯墓,多虧張市長指揮有功,親臨一線現場,率先找到了盜洞。張市長水平高超,居功至偉。”
張俊哂然一笑,不置可否。
他發現,不管哪個部門的領導,也不管這個領導是什麼專業出身,都是會做官的人,做官的本事總是第一流的,業務水平反倒是其次。
那些真正鑽研業務的人,要麼因為太過清高,要麼不懂人情世故,反而很難在單位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