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時分,家福超市裡的人在陽光照進窗戶的時候又開始了忙碌的一天。早餐的種類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變得單調起來,蛋糕和麵包之類的食物早已經過了保質期,這些東西已經被家福的姑娘們丟棄掉,剩下的選擇只有沖泡類的食物:比如麥片、牛奶以及泡麵等等。好在紀聞聞烹製出來的八寶粥和皮蛋火腿粥味道十分可口,倒也彌補了早餐種類的不足。
家福超市裡早已經沒有新鮮的青菜了,剩下為數不多的速凍混合蔬菜便成了大家每一頓都期盼的美食,這種袋裝的青豆、玉米以及胡蘿蔔丁被從冷凍櫃中拿出來的時候,往往會引來兩個小吃貨的歡呼聲。
大家補充維生素的渠道只剩下袋裝的泡菜、海帶絲和蘿蔔條,這些東西很下飯,所以也是每頓都會出現在餐桌上。
幾個女孩在羅阿姨的帶領下,每天都絞盡腦汁地想方設法去開發新的菜譜,超市內能被利用起來的食材大部分都是一些南北乾貨。銀耳、枸杞、桂圓乾以及蓮子這類,不用說會被拿來煮湯;腐竹、臘肉、粉絲、火腿以及蝦皮也被她們嘗試出了不同的做法;墨魚乾、香菇也是美味,不過吃久了這些東西之後,大家最懷念的還是新鮮的蔬菜。
“要不我們自己種點青菜吧,”吃過早飯後,依舊忙碌著的羅阿姨突然說到,她想起在玉蘭香苑四期裡面認識的一些熟人,他們就喜歡在自己的院子和陽臺上種點東西。
“啊, 對哦!”羅阿姨的話提醒了到了其他的幾個女孩,這個提議讓大家都興奮不已,沒有人願意去虧待自己的胃和舌頭。
“咱們自己種菜的話,等到收穫的時候中間需要多久?”鄒琪琪問道。年輕的女孩們大多都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大城市裡快節奏的生活讓她們很少去了解柴米油鹽之類的事情,叫外賣和下館子成了此前她們每天的日常。
“要點時間的,”羅阿姨想了想說道,“最好種的應該是韭菜、香菜、小蔥這種,它們耐寒也耐熱,還不容易招蟲生病,基本上插土裡就能長起來。”
“這三種是長得最快的,”羅阿姨繼續說道:“蘿蔔大概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莧菜快一些,一個月多點就可以。不過如果我們只需要收穫葉芽的話,豌豆苗和芝麻菜也可以種,還有芥菜,三十天左右大概就可以長出葉子。”
“羅阿姨,我以前種過櫻桃蘿蔔,一個月不到就可以吃了,”阿彩在學校的時候種過這種可愛的植物,這種小型蘿蔔因為外貌與櫻桃相似的緣故,被稱作櫻桃蘿蔔。
討論下來之後,女孩們才知道大部分的蔬菜基本都需要數月甚至半年以上才能成熟,不過她們沒有人因為這個原因就打算放棄,求生之路任重道遠,超市的食物再多也總有一天會被吃完,而且食物都有保質期,等到一兩年以後再去考慮種植食物的問題就晚了。
“先看看我們能找到哪些種子,”羅佳說道,“沒有種子的話我們就什麼也種不了。”
“種子我們有,”阿彩對羅佳說道,“我們當初剛到家福超市的時候,就找到一批袋裝的,不過是什麼的種子我就不太記得了,當時我把它們都收在了儲貨倉裡。”
“太好了,”鄒琪琪拍了拍手到,“咱們說幹就幹吧,現在開始種也不晚。”
“可是我們沒有地方種吧,”紀聞聞說道,“而且也沒有泥土啊。”
“泥土可以去小區的綠化帶里弄,”楊菊站了出來獻策道。
“地方的話,就去和陳斌他們商量嘛,”鄒琪琪看了看阿彩,拋給她一個“交給你去搞定”的眼神。
“還是你們年輕人有辦法,”羅阿姨看著這些踴躍發言的姑娘們,心裡十分歡喜。她以前工作的事業單位中大家都人浮於事,做事情相互之間都互相推脫,好不容易熬到退休的年齡之後,羅阿姨說什麼也不願意接受返聘,直接就閒賦在家。現在在家福超市裡,她看到了不一樣的氣象。
阿彩找到陳斌的時候,他們正要出發去偵檢視守所的情況。聽到阿彩說明來意後,陳斌立刻喊住了同樣也要外出的喬興宇他們。
“興宇,羅阿姨牽頭準備帶著大家在家福種植蔬菜,”陳斌說道,“我覺得這是個好事,家福的食物儲備總有一天會被消耗完的,而且這些食物都有保質期,一旦過期了就基本不能要了。這個事倒提醒了我,我們要未雨綢繆啊。”
“有道理,之前我們在這一塊都有所忽略,”喬興宇點了點頭,“能做到在食物上自給自足,我們才有在末日裡生存下去的資本。你說說,需要我們做什麼?”
“今天是我這一組去看守所,你們去聯華拖運物資回來,”陳斌想了想,“我考慮了一下,聯華的物資倒也不急在這幾天去運,你們乾脆先幫羅阿姨她們從小區裡搞些泥土來,然後我們在家福超市中開闢一塊地方出來開始種植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