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七百多人的部隊前往慧忠路,部隊在沿途兵分兩路,一部200多人負責肅清沿途的喪屍,另一部500人則直線挺近,以最快速度到達隧道周圍構建防禦工事。
擁有2000多萬人口的首都燕京市和東方明珠淞滬市一樣,在變異發生後輪為重災區。龐大的人口中大部分變異成喪屍,密集的人口分佈導致這些地區的生存環境十分的嚴酷,加上華國對槍支等武器嚴格的管理制度,導致人口密集區倖存者數量偏少,生存難度加大,而且重新組織集結的難度暴增。
過度密集的喪屍也促成了一些中大型的喪屍群的形成,這些喪屍群的破壞力非常巨大,它們的移動沒有太多規律可循,而且在移動中不斷吸收路線上的零散喪屍,類似於滾雪球一樣。
喪屍所過之處,基本無人可以生還,目前所有國家在面對這些喪屍群時都沒有太好的辦法,除非使用核彈,但是又有哪個國家願意在事態徹底崩壞前在自己的國土上使用核武器呢。
這次威脅到清華協和部的喪屍群,覆蓋面積非常大,範圍囊括了中華名族園北區、南區以及整個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整個喪屍群的面積是清華協和部所在地華國科學院奧運村科技園的十倍,喪屍數量預計在十萬以上。
參謀部的推演是正確的,8.93%的成功堅守機率是基於喪屍群在行進過程中改變方向所得出的引數,然而即便如此,就算喪屍群改變了方向,但是尾鋒也會掃到清華協和部,將駐守的61889部隊的建制破壞掉,讓其失去戰鬥力。如果喪屍群沒有改變方向,那麼成功堅守的機率是零。
第一批部隊派出後,第二批部隊也接到調動命令。300人左右規模的戰鬥單位向國家會議中心方向出發,在國家會議中心到奧林匹克公園之間構建第二道防線。剩餘的200名軍人在中科院燕京基因組研究所待命。
先頭部隊經過半個多小時抵達慧忠路隧道,指揮官是徐勇平,出身自國防科技大學,是邵一夫擔任國防科技大學校長期間的得意門生。
徐勇平抵達慧忠路隧道附近,便立即向前方派出精銳偵查部隊。接著安排工兵組對隧道外側進行多點爆破,隔一小段距離便開出一個缺口。
接下來工兵組在隧道內安放高爆ZHA藥,徐勇平的計劃是一旦慧忠路防線守不住的話,可以引爆這些炸藥對喪屍群進行打擊,並且破壞隧道一線,給喪屍群的移動增加難度,這樣可以有效的拖延時間,給與後方單位更多的時間去做準備。
隧道頂部,先頭部隊已經快速搭建起簡易工事,徐勇平站在上面望著遠處的水立方和鳥巢,眉頭緊鎖。
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鬥,變異之日開始後,徐勇平已經親自參加了多項行動,其中包括北京協和醫院和清華大學園區的救援轉移,以及中科院奧運村科技園區的多次小規模保衛戰。不僅如此,61889部隊在變異之日時減員超過80%而沒有崩潰,徐勇平功不可沒,保留下來的這1200多名戰士就是清華協和部的希望所在。
前方偵查部隊傳回訊息,喪屍群正在接近這裡,前沿已經越過北頂娘娘廟和奧運博物館一線。
“近了”,徐勇平喃喃的說到,舉起手中的高倍望遠鏡,延北中軸景觀大道方向望去。
鏡頭的視野中已經出現了成片的喪屍的身影。
“炸藥安放完畢,”有士兵過來彙報。
徐勇平點了點頭,他的勇氣和信心全都來自這支部隊和自己身後的祖國。
“第二部隊狀況?”
“仍在進行沿途的肅清工作,”通訊員回答到。
“通知他們,加快肅清工作的速度,儘快趕來這裡增援。”徐勇平下達了命令。
五百對十萬,就是殺豬也要殺上幾天呢,徐勇平自嘲的笑了笑。
當鋪天蓋地的喪屍出現的第一防線的戰士們的視野中時,幾乎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密密麻麻的喪屍在屍群中向這邊蠕動,如過境的飛蝗一般,遮蔽了視線內所有的道路。偵查部隊已經全數撤回,撤退途中偵察兵們還對沿途的一些建築進行了小規模的爆破,這些建築在爆破後形成了新的障礙,有效的拖延住喪屍群的移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