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秦皇島市區以北的柳江國家地質公園,其南緣距離市區12公里。整個地質公園的大小超過200多平方公里,公園內薈萃了眾多的內生、外生礦床,不過規模都比較小,而且不宜開採,只適於科普教學。現代海洋地質作用形成了華國最大的沿海沙丘和瀉湖,以及各種海蝕、海積地貌景觀,實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位於地質公園內部的天女峰,海拔1400多米高,是祖山的最高峰。登臨峰頂可以環顧四周,東觀日出,南追帆影,西望長城,北俯群山,360度一度一景,度移景變。
與往日裡生機勃勃的情景不同,此時地質公園內的柳州盆地中一片寂靜,甚至連天上都看不到鳥兒飛過,廣袤的景區內也難覓人影。
盆地的地下卻是另一番情景,幾乎沒有人能想到這裡就是華國最大的秘密基地之一——柳江基地。
整個盆地內的山體被從中間掏空,從冷戰時期開始修建並不斷完善。作為華國的政府要員和精英人士躲避可能來臨的世界末日的地方,這裡一直對外保持著高度機密。這裡還被作為大災難緊急控制中心,柳江基地由國務院緊急事件管理中心管轄,這個管理中心一直處於運作之中,當國內發生區域性小災難時,大部分的通訊轉接都是由這裡完成。
柳江基地還設有一個通訊攔截和導彈預警站,山體內含一座巨大的衛星地面站,是全球最大的電子資訊監控臺之一,隸屬國家安全部控制的一些衛星就是以這裡為地面接收站的,天線都隱藏在峭壁上的亂石下面。
“各站點準備開始連線,收到連線資訊的站點請5秒後做出回應。”一名研究人員透過衛星電話發出命令。
幾秒鐘後,各處的資訊開始返回。
“燕京站北大醫學部連線完畢,正常。”
“淞滬站復旦醫學部連線完畢,正常。”
“淞滬站交大六院部連線完畢,正常。”
“湖南站中南湘雅部連線完畢,正常。”
“燕京站清華協和部連線完畢,正常。”
“湖北站華科同濟部連線完畢,正常。”
“廣東站中山三院部連線完畢,正常。”
“浙江站浙大二院部連線完畢,正常。”
“陝西站第四軍醫部連線完畢,正常。”
“黑龍江站會寧醫大部連線完畢,正常。”
“西川站四川華西部連線完畢,正常。”
“西川站西南交大部連線完畢,正常。”
今天完成連線任務的站點分佈在全國各地,一共九站十二部,這表明目前國內仍在正常運作的研究所只有這十二座。工作人員做好記錄後,將檔案遞給等候在門口的人,然後由他送往基地內的核心部門。
在一間會議室裡面,寬大的螢幕佔據了整整一面牆壁,螢幕上是一面世界地圖,上面的一些區域被標上了不同的顏色和資料,大小不一的光點在地圖上偶爾移動一下,螢幕的左側不斷閃爍變換著備註的一些資訊。
會議圓桌的首席位置上坐著一位氣度威嚴的中年男人,作為全世界最有權勢的人之一,他離開燕京中南海而出現在這裡,也預示著局勢的崩壞。
榮雲眉頭緊鎖,眼睛盯著大螢幕上變化的數字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