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失哈哪裡敢阻止,忙笑著道:“這再好不過。”
亦失哈笑著答應,心裡卻不免對張安世羨慕又濃了幾分。這太子……是真的一丁點的委屈,也不肯教那張安世承受啊。
這樣看來,陛下更像是嚴父,雖也對張安世青睞,卻偶也會狠狠教訓一下。太子殿下卻像慈母,處處袒護,務求周全。
不多時,朱高熾便入了文樓,拜下,叩首道:“兒臣特來請罪。”
朱棣抬眸看著朱高熾道:“是為了張安世的事?”
朱高熾道:“正是。”
朱棣沉眉道:“怎的你來請罪了?”
朱高熾道:“兒臣慚愧,此事……確實是因兒臣而起。陛下的幾個龍孫,除了瞻基之外,兒臣一直希望,能夠護他們的周全,將來分封到了海外,最好……妥善一些。因而,便命……”
這前因後果也算是老老實實交代了。
朱棣驟然之間,其實已經明白了,於是道:“所以主意打到了朝鮮國和倭人的頭上?”
朱高熾如實道:“正是。”
朱棣卻道:“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
朱高熾露出一絲尷尬之色,卻還是硬著頭皮道:“是。此事都出自兒臣的私慾,若非如此,如何……”
朱棣倒沒有生氣,反而帶著幾分感觸地嘆了口氣,道:“朕辛辛苦苦,是為了自己的兒子,你念茲在茲,也是為了你的兒子。咱們姓朱的,總要操兒孫的心。你起來說話吧。”
朱高熾站起,束手聆聽。
朱棣道:“此事……”
朱棣手搭在御案上,下意識地打著拍子,若有所思。
卻在此時,突然之間,鼓聲如雷。
那遠處的鼓聲,竟傳遞到了文樓。
朱棣一聽,臉色陰沉。
朱高熾亦是臉色微變。
這是設於午門之外的登聞鼓。
所謂登聞鼓,乃是太祖高皇帝,沿襲了前朝的經驗,設於宮外的鳴冤鼓。
按照大明律,凡有冤民申訴,且這冤情重大的,皇帝聽聞鼓聲,便需親自受理,官員如有從中阻攔,一律重判。
只是一般情況,尋常人是不敢跑去敲打登聞鼓的!
一方面,那兒有專人管理,且一旦敲打,就意味著是千古奇冤。
可這登聞鼓,已經許久不曾有人敲打了,此時猛然響起,對朱棣而言,這必定是出了大事。
而對朱高熾而言,這一年來,都是他監國,現在出了這麼大的事,登聞鼓一敲,朝野內外震動,這也說明他的失職。
朱棣當機立斷道:“召百官,將人帶至崇文殿,朕要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