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大家都忙,張安世閒來無事,卻是將心思都收了起來,安靜地待在自己的值房裡,草擬出了一份章程。
一個完好健全的郵政系統,可謂是神兵利器。
其實這世上,最有價值的永遠都是訊息。
在一個農業時代,人們接收訊息的速度極慢,彼此之間,都割裂於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村落和莊園裡,絕大多數人渾渾噩噩,表面上似乎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美好田園景象。
可實際上,說是行屍走肉也不為過。
社會的進步,其實往往是從資訊的爆炸開始。
每一次資訊的爆炸,所給天下所帶來的推動力,絕不是一些冶煉鐵器的作坊,亦或幾條鐵路可以比擬的,雖說作坊和鐵器也是這訊息爆炸的根基。
因為一旦人們可以低廉地獲得訊息,那麼就意味著,即便是天涯海角之人,也能從遠方朋友亦或者借來的邸報中,更或從其他讀報之人口裡得到千里之外的訊息。
那麼,原先只在少數士大夫階層緩慢流行的訊息,便開始在百倍千倍的人之中流動起來。
這是何其可怕的事,這一個個訊息,本質上,就相當於在千百人的心中,種植下了一顆種子。
天下的百姓,再不會只渾渾噩噩的想著,明日去那裡覓食,家裡的衣物是否該修補了。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這樣的詩詞,亦或者是這樣的志向,已不再是士人階層的專屬。
人們會不自覺地滋生出一個個念頭,若有一日,我也能出海,該有多好。
亦或者,真想去京城見識見識,見一見棲霞的市集,遠遠看一看紫禁城,或去棲霞寺見一見寶塔。
這植入的一個個夢想亦或者志向,當然會最終熄滅的,畢竟小小一支蠟燭發出的微光和火焰,在曠野之上無法持久。
可一旦有了這些念頭,就是千千萬萬人改變的開始。
張安世要將擴建邸報的印刷作坊,銷量不能再拘泥於十萬份,而是百萬份。
打算更快地推動印刷的產業,利用規模的優勢,繼續降低成本。
除此之外,他還想推動炭筆,毛筆的使用成本太高了,所需的紙張也是驚人的,給士人階層用,自然可以揮灑自如,可尋常百姓,實在無法接受這樣的成本。
細小的炭筆,可以節省紙張,也更加便捷。
當然,張安世還打算請人專門制定出一套廉價的啟蒙用書,將一些簡單的常用字,透過圖畫的形式,印製出來,而後送至報亭中販賣。
這個時代,即便是最尋常的百姓,對於知識的渴求也是巨大的。
蓋因為接受知識的成本,實在過於高昂,遠遠超出了尋常百姓的接受能力。
正因如此,所以如何做到最簡單的提高識字率,這天下的驛站還有報亭,也有許多的文章可作。
大明自有無數的百姓,千千萬萬的子民,用朱棣的話來說,叫江山萬里,百姓億兆。
可再多的百姓,倘若不能識字,不能有一技之長,這人口的數目,其實也不過是一個數字而已。
將他們變成一個個真正的人,才能汲取到力量。
時間在無聲無息地度過,很快,一個多月過去。
這段日子,張安世過的很是充實,他每日埋頭在自己的值房裡書寫,偶爾也將一沓沓的稿子送去郵政司,而郵政司,再根據宋王殿下的構想,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