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丘福而言,這簡直就是天大的喜事。
論起來,作為靖難功臣,丘福當初跟隨朱棣大小數十場惡戰,當真是九死一生,這才掙來了這麼一個公爵。
他心裡也自知,自己已位極人臣,後半輩子,享福就好了。
對自己的兒子,起初是抱有期待的,後來發現不甚聰明,不過漸漸也能接受,畢竟是自己的血脈,公爵子嗣嘛,只要不謀反,丘家照樣有榮華富貴。
可朱棣這一番話,卻直接讓他內心深處,猶如有熊熊火焰在燃燒。
這個時代的任何一個人,誰沒有一個裂土封侯的念想呢?古人對於土地的執念,絕非是尋常人可比較的。
而他的兒子丘松,將成為繼張安世之後,第二個非宗親列土分疆之人。
也意味著,將來的丘家,雖無王爵之名,卻可以和宗親們一樣,出海分封建藩。
這可是他邱福奮鬥了一輩子,也不敢去想的事。
可他那傻兒子……
就在他一時之間舉足無措的時候。
卻聽朱棣興奮地道:“此番隨徵的將士……”
誰料這時候,張安世卻突的打斷朱棣道:“陛下,臣有一言……”
朱棣心情好,微笑道:“但言無妨。”
張安世道:“既是賜丘家藩地,卻不知……何處合適?”
此言一出,丘福這時候……真真禁不住心懷感激了,原來竟真沒有錯,張安世這個人講義氣。
這裡頭的邏輯是十分簡單的,丘福也是精明的人,當然清楚,陛下雖進行了許諾,可畢竟是在大喜過望之下,腦子發熱的時候做出的決定。
現在沒將這事講清楚,等陛下漸漸地理智起來,雖然君無戲言,可在這藩地上頭,卻依舊還是有文章可做的。
可張安世在這個時候,斗膽詢問,其實就是選在最好的時機裡,為丘松討要到足夠的好處,這樣才可使丘松這一場功勞利益最大化,是最明智的選擇。
偏偏這些話,大臣們不會說,因為丘家怎麼樣,和他們無關,他們嫉妒都來不及呢!
而丘福這個時候也不能提,因為他是丘松的爹,哪裡有父子向皇帝當面討賞的,還說的這樣大聲,總得有點遮羞布嘛。
張安世恰恰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而且這樣做,未必沒有風險,畢竟陛下就可能只是腦子一熱,事後回過勁來,就有可能埋怨起張安世這個時候多嘴了。
果然一切如丘福所料,此時的朱棣,早已是喜上眉梢,興致勃勃地道:“你這小子……”
他似乎也不介意,隨即道:“張卿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