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四百七十五章:一個比一個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七十五章:一個比一個狠 (2 / 5)

等見了朱棣,將奏報送到朱棣的手上。

朱棣看完奏報,居然出奇的平靜,而後道:“瞻基這樣做是對的,若是出關,則人心大失,賊子亂關中,豈有棄地遁逃的道理。”

張安世憂心忡忡地道:“陛下,是臣……”

朱棣道:“瞻基是學了你,那也沒錯……你不必為自己爭辯,兵家之事,本就生死由天,此番關中的賊勢如何?”

張安世猶猶豫豫的樣子,顯得有些難以啟齒。

朱棣定定地看著他道:“你但言便是。”

張安世這才道:“關中的賊子不少,主要是積少成多,而且關中的民風本就彪悍,臣聽聞,不少士紳看家護院之人,大多都弓馬嫻熟,那裡馬多,所以不少人都騎馬,一旦聚眾,臣擔心,只怕騎兵可有上萬。”

朱棣點頭:“大明的馬政,其中這關中就負擔了不少……”

明朝為了培養騎兵,採用了馬政,如洪武六年二月,定養馬之法,令民共養馬匹,並規定了養馬的數量與孳息數。洪武二十八年榜示:“江南十一戶,江北五戶……”

不過起初的馬政,多是在直隸一帶進行,曾下詔令應天、太平、鎮江、廬州、鳳陽、揚州六府,除、和二州民牧”。

但直隸皆為長江下游的農耕區,牧地狹窄,又無專業牧民,僅以農民兼營,其數量遠不足以供軍事之需甚明。隨著戰事北移,直面裝備精良的蒙元騎兵,朱元章對戰馬的渴求更加迫切。

關中既是北方,距離大漠不遠,就近養馬,可以免去許多損耗。另一方面,北方本就有養馬的傳統,所以,這馬政開始從直隸不斷的北移。

譬如在關中,當地的官府,便會將馬駒和戰馬下發給百姓,讓他們負責餵養,到了戰時的時候再進行徵用。

只是尋常的百姓,連養活自己都難,如何養得起。最終這些戰馬,都是士紳們進行餵養,而官府給一些草料銀。

現如今,關中大亂,何況大亂者,本就是這些士紳和豪強,他們不但有看家護院之人,馬匹也是不少。

何況關中的馬賊,久已有之,現在突然生亂,等於是一下子,平白給亂兵送了一支騎兵。

朱棣又問:“皇孫身邊,有多少人馬?”

張安世如實道:“陛下,真正可戰的,只怕只有三四百人。”

朱棣皺眉起來:“他太魯莽了。”

張安世道:“是啊,太魯莽了,臣……可沒有授意……”

朱棣擺擺手,憂心忡忡道:“好了,不必多言,想辦法……去馳援吧,盡一切辦法。”

張安世忙道:“是。”

說是馳援,可怎麼馳援呢?這奏報送到京城,只怕已過去了好幾天,再加上那些馬賊速度極快,可能這個時候,差不多就要對長安縣進攻了。

張安世知道陛下此時心中煩惱,便乖乖告退。

他細細地思量著,以模範營的實力,也未必沒有一戰之力,問題就在於,模範營散駐於各地,又沒有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統兵大將,所以勝負未知。

長安縣……

一場大戰,已箭在弦上。

一得到了命令,附近府縣的模範營便發瘋似的朝長安縣集結。

居然短短數日功夫,就來了七八百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