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範營開拔,不久便抵達了羽林左衛的大營。
此大營就在紫禁城的甕城駐紮,與皇城幾乎是一牆之隔。
而這裡,朱高熾再熟悉不過了,朱棣平日裡,也會經常來此,畢竟是行伍出身,而這裡又是距離宮中最近的軍營。
只是如今,到達這裡的時候,卻別有一番風味。
朱高熾不明白,接下來自己的職責是啥。
不過他現在也漸漸地收了心。
人在軍營中,有些情感就會慢慢地麻木和遲鈍。
而且看起來……張安世的方法也似有效果,他雖然依舊壯碩,卻明顯地清瘦了……
倒也不是他變得瘦弱,而是好像身上的肉開始收縮緊繃了一樣,至少體型上看,不再是從前那變態一般的臃腫。
進入了營房,今日暫停操練,不過所有人在自己的營房內,卻不允許喧譁和外出。
模範營裡的軍紀森嚴,任何命令,都不能打半分的折扣。
朱高熾卻不禁在心裡想,怎的好端端的在此衛戍,外頭髮生了什麼?
短短數月,外間好像過去了數年,以至於對朱高熾而言,就像是過去了許多歲月一般。
不過校尉們卻顯得激動,枯燥的操練畢竟難熬,如今衛戍,反而讓他們生出了憧憬之心。
次日拂曉,晨光剛剛灑落大地。
張安世預備動身,王府內已是掌燈。
此時,張家的兩個小子,小的才五歲,而大的已有七歲了。
長子張長生,已被人從暖呵呵的被窩裡拎了出來,開始了一日的晨課。
他無精打采的樣子,卻不得不乖乖地開始誦讀著詩書。
當然,張安世是不可能教他去讀什麼四書的,不過卻要求他能背誦唐宋詩詞,還讓人教授他識文斷字,再之後,便是學習算數,同時,准許有人教授他百科。
所謂的百科,大抵就是張安世讓人編纂的《十萬個為什麼》,裡頭涉及到了許多軍事、物理和化學的小知識,都很粗淺,不過這樣的小故事,卻又往往能夠引起人們對大自然的好奇心。
當然,這種百科書,並不止於此,其中還有海外的各種風土人情,也有一些歷史上的小故事,總而言之,包羅永珍,可與此同時,卻絕不精深。
在張安世看來,這個年紀的孩子,此時恰恰是好奇心最重的時候,似這樣寓教於樂的百科,是很容易讓孩子們對某一些事物產生濃厚興趣的。
現在,他們尚在產生興趣的階段,教授過難的知識,反而拔苗助長。
可即便唐詩宋詞的背誦,還有每日的體操,以及百科和算數的學習,也幾乎將張長生足足大半天的時間塞滿了。
等到了八歲,等這些大抵都已進入門徑的時候,張安世甚至覺得應該讓這個傢伙進入學堂裡讀書。最好的官校學堂的附屬小學堂,那地方學規森嚴,正好治一治這個小子,何況這樣年紀的孩子,還沒有生出上下尊卑的觀念,恰好是最以平等目光待人的時期,這對張長生的性子磨礪大有裨益。
作為父親,張安世平日雖然忙碌,可對兒子的成長也算是盡心安排,在養育孩子這事上,雖做不到事事親力親為,卻也是用心的。
此時,張長生在書齋裡高聲背誦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