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隸可以如此,難道天下各省,也不可如此嗎?
一旦開了這個先河,那大家還考什麼科舉?做什麼進士?
朱棣先是掃視了眾人一眼,接著微微一笑道:“是嗎?楊學士是這樣認為?”
“正是。”楊溥眼中帶著堅定的目光,道:“這裡頭的干係太大,容不得分毫的差錯,一旦有失,則損失無窮盡,若非專人,這牽涉到方方面面的事,是無法處置的。”
朱棣頷首:“亦失哈,記下楊學士的這番話,將來……朕要以此參考。”
“陛下。”
就在此時,禮部尚書劉觀站了出來,他憂心忡忡地道:“若以閒雜人等,任為如此要職,此等人未讀四書五經,心中未存仁義廉恥之心,一旦為禍,必為我大明腹心之患啊。”
“不若如此,照舊以進士和舉人為官,而這所謂的專才則為吏,以讀孔孟之道出身的官員駕馭這些專吏,才可確保萬無一失。”
劉觀是接替了此前倒臺的呂震任的禮部尚書,他的人生閱歷倒是頗為豐富,乃是洪武十八年的進士,因為不被看重,所以才擔任了區區的太谷縣丞。
可是洪武年間是個神奇的時代,太祖高皇帝興起幾次大獄之後,朝中的大臣,幾乎一網打盡。從胡惟庸桉開始,此後又有空印桉、南北榜桉。
幾次清洗下來,這劉觀從縣裡的小小縣丞,一下子成了香餑餑,以至於他似竄天猴一般的平步青雲,只短短十二年間,就從地方上一個區區的從七品的縣丞,搖身變成了正四品的左僉都御史。
結果到了太祖高皇帝的晚年,他因為貪讀犯事,因此便被罷黜為嘉興知府。
原本以為劉觀這輩子又到頭了,結果他神奇地發現,京裡又發生了大事,燕王朱棣靖難成功,建文皇帝垮臺,此前建文帝的黨羽被一網打盡。
朝中一下子多了許多的官職,而朱棣登基為了收買人心,讓人一查,嘉興不是還有一個從前的左僉都御史嗎?資歷足夠,最重要的是,因為劉觀被罷黜的原因,所以沒有和建文皇帝胡攪在一起。
雖然犯了一些貪瀆的過失,可忠誠上沒有問題,於是立即召回京城,不但官復原職,而且還從左僉都御史,很快升任了左都御史。
左僉都御史和左都御史雖然一字之差,實際上卻是天壤之別,於是這劉觀又稀里湖塗地完成了人生官場生涯裡的一次大跨步。
更神奇的是,劉觀擔任左都御史之後,因為各種不著調,可謂是人人憎厭。
吏部尚書蹇義討厭他,當時的左都御史陳瑛也厭惡他,此前的禮部尚書呂震雖也不是好人,卻也覺得這種人他……神經病。
甚至連張安世的姐夫,一向與人為善的太子殿下朱高熾,也看不慣他的為人,甚至還當場訓斥過他。
再加上劉觀又犯了罪,於是乎,又被罷黜。
可就在這個時候,神奇的事又發生了,呂震倒臺,陳瑛也倒臺了,就連蹇義也因為寧國府的事情自殺。
朝中一下子多出了這麼大的高位,而天下有資歷者,就只有這麼多,且這些人,不是蹇義的門生故吏,就是呂震或者是陳瑛的黨羽。
這滿朝文武,數來數去,能接任禮部尚書的,竟是一個都沒有。
最終,朱棣又想起了這個罷黜的劉觀。
不管怎麼說,這人資歷是夠的,最重要的是……他和蹇義、陳瑛、呂震等人都無瓜葛,不就是一點小錯嘛,於是乎,劉觀又完成了人生中的大逆轉,直接從罪官,非但官復原職,而且又從左副都御史很快就提拔成了禮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