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世道:“就讓左都督府來牽頭,募集資金,發行公債,進行鐵軌的規劃和建設。棲霞商行,還有你這下頭的錢莊,這公債你們至少要認領三四成,我用左都督府的稅賦來作保。”
說罷,他認真地思索了一番,又道:“今歲我們的稅賦有兩百多萬兩,其中一百萬兩是上繳朝廷的,你算算有多少結餘,至少要預備一筆銀子來,作為專案的資金。其餘的……統統可以透過公債來籌資,這發債的事,還需聯合錢莊這邊予以配合。”
朱金道:“都督打算發行多少。”
張安世道:“先建幾條吧……前期的規劃,人員培訓,以及勘探還有路基的修建,鐵軌和枕木的鋪設,這一些……前前後後,只怕要不下千萬兩銀子……不過……好在這些銀子,是分攤到未來數年的時間內。”
頓了頓,他想到了什麼,才又道:“等鐵路修成之後,還可賺取一些利潤來償還……這樣算下來……資金的問題應該不大,先發行三百萬兩銀子吧,不夠了再追加便是。”
張安世記得,清末的時候鐵路的建造成本大致是在一萬三兩銀子一公里左右,當然,那個時候鐵路技術已經比較普遍,不過鑑於當時清末的技術水平,只怕絕大多數東西都需高價進口,再加上明朝的銀價比清末時期的銀價要貴得多。
所以從理論上,一萬三千兩銀子每公里的成本,應該能拿下來,此後隨著鐵路工程的成熟,張安世甚至覺得,這個成本還可大大的房降低。
南直隸這個地方,雖說右都督府所管轄的州府,並非是最富庶的區域,卻也屬於大明的精華地帶了,在這裡鋪設鐵路,應該不會虧本,將來成本應該可以收回。
可帶動的各種產業所得來的好處,卻是難以想象的。
可張安世報出來的數目,卻還是嚇了朱金一跳。
這可是千萬兩銀子規模的資金啊,雖說分攤在每年,是可以承受的,可也太耗費銀子了。
只是張安世的話,他哪裡敢不聽?最後咬咬牙道:“都督吩咐就是,無論是商行還是聯合錢莊,都督要多少,小的就籌措多少,多餘的公債,商行和錢莊兜底就是。”
“要的就是你這一句話。”張安世欣然笑道:“所以這些日子,還需辛苦你了。”
朱金忙道:“不敢。”
張安世隨即看向高祥:“高府尹。”
“在。”高祥連忙起身,朝張安世行了個禮。
張安世道:“接下來,就看你了,鐵路鋪設前期的工作,你來進行,土地的徵用,以及民工的調集,太平府這邊,要承擔大部分,當初………太平府預留了不少土地,現在……也可派上用場。”
“下官敢不盡力。”
張安世也長長舒了口氣,不得不說,他現在頗有幾分豪賭的味道,賭的就是這鐵路一旦開始修通,那麼百業也隨之興旺。
可若是修路的事搞砸了,那麼怕要債務纏身,張安世思來想去,也只有連夜跑路去新洲一途了。
說幹就幹,錢莊開始放出公債,公債的利息,比將銀子儲存在錢莊要略高一些,這聯合錢莊在朱金的授意之下,已開始大肆宣揚儲蓄不如購置公債,以及公債的種種好處。
另一方面,左都督府下設的鐵路司成立,除此之外,一個全新的鐵路作坊成立。
隨之而來的,是一個護路巡檢司,配備了三百人馬,主要的作用是保護未來鐵路沿線的安全,對鐵路線以及站點進行巡視,維持治安。
而訊息一出,各大商行的東家,幾乎都已經開始接受到了暗示,這些大商賈,絕不是傻瓜,他們做買賣除了有自己獨到的眼光之外,對於情報的蒐集,卻也是十分看重的。
一聽要修建鐵路,這鐵路這玩意的訊息便都擺在了他們的面前。
而後……幾乎是不約而同的,各大作坊開始拼命砸銀子,預備承包各府縣的鐵礦和煤礦。
顯然……未來這鋼鐵的需求會十分旺盛,這個時候若是不趕緊不惜一切代價的擴產,只怕便連口湯都喝不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