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見這裡張掛的許多詩詞。
許多讀書人駐足,激動地竊竊私語。
更有人看完了詩,意猶未盡,又開始說到了太平府。
“太平府這一次,怕是要遭殃了,聽聞胡公昨日就入宮了。”
“朝中諸臣,胡公至賢,有他在。”
百官已得了訊息,宮裡的事,是藏不住的,所以當許多大臣來到大明門的時候。
後頭的話聲音越來越低。
讀書人嘛,湊在一起,就愛討論這個。
聽說有人討論胡廣,朱棣將目光笑吟吟地落在了胡廣的身上。
胡廣:
“現在糧你漲得這樣的厲害,依我看……”
糧你。
朱棣若有所思。
卻又有人興奮地道:“怕還要漲,至少得是十兩銀子,等到了十兩銀子之後……”
不知是誰,談到了糧你,幾乎所有人,都變得興奮起來。
在此的,大多是士紳出身。
卻有不少人,用奇怪的眼神看向楊榮和胡廣。
這一次,加倉糧食的不少,本來讀書人不該言利的。
可糧你關係到的,卻是太平府和威國公,卻不禁讓人滋生出無窮的興趣。
朱棣默默地走到一處角落,落座,詩會這邊主辦的人,立即有人奉了茶來。
朱棣呷了口茶,依舊沒有發出什麼響動,只安靜地聽著其他人的話。
“聽說……許多地方已經出現餓殍了,這糧你不瘋漲才怪,我看不只十兩,便是十二兩、十三兩也有可能,前幾日,老夫聽聞鳳陽出了餓殍,立即便又東挪西湊加了一倉的糧,等著吧,現在天怒人怨,這是天災人禍的徵兆,到了那時,糧食就是金銀。”
“你也加了一倉?我加了三倉。”
“劉兄大手筆啊!”
“掙錢是小,捍衛名教是大,現在外間有許多人說,什麼太平府今年糧食大熟,老夫就不信了,他太平府……這樣胡來,還能豐收!必定是有人急了,知道這太平府要出大事,到時無糧,所以想辦法放出這些訊息,好低你購糧,想要緩解燃眉之急。”
“只是你這購糧的資金。”
“我是抵了地,籌措來的,哎……真恨平日裡沒有多少金銀在手,反而便宜了錢莊。”
胡廣的人緣,本是最好的,大家都覺得他謙虛待人,如沐春風。
“無妨,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