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最可惜的是,這太平府兩季稻,原本只有五成左右的水田可以種植,到了今年,因為種子、肥料、灌既的原因,可以種植兩季稻的土地,已經超過了八成。
張安世有些不信,決定下鄉去看看。
而另一邊,糧價持續了兩個月時間,已是攀升至了三兩銀子一石。
漲了數倍,而且還是大宗商品的價格,絕對屬於瘋狂了。
只是……
這時候,那李秀才就好像鼬鼠一般,每日十分勤快地在棲霞打探訊息。
他今日又從棲霞回來,卻顯得有幾分憂慮。
“太公。”
“又怎了?”張太公氣定神閒的樣子:“棲霞那邊,行情如何了?”
“今日又漲了一些。”
“好的很。”張太公樂呵呵的。
他陸陸續續的,買進了不少糧食,折算下來,差不多一石二兩銀子上下,不過現在看來,應該至少賺了一倍。
雖說當初購糧,有幾分意氣用事的成分,可現在看來,卻是大賺一筆,這可比收租要賺得多得多了啊。
張太公笑吟吟地道:“現在還有三個糧倉沒滿,可是……銀子不夠了,倒是有人來……說是可以用地抵押銀子……只要籤一個契書,錢莊就立即將真金白銀奉上,你說……”
與張太公樂見其成的態度相反,李秀才卻是不無擔憂地道:“今日我在市面上……聽說……太平府的夏糧,應該收成沒有從前想的那樣糟糕。”
聽了這話,張太公只是笑了笑,道:“是嗎?今年的夏糧可有不少,都歉收了啊,這太平府,怎麼可能沒有這樣糟糕?”
李秀才想了想,也覺得自己多慮了,不過他的心裡還是有幾分隱憂,一種說不清楚的感覺。
不過李秀才這樣的讀書人,他身邊的讀書人和士紳們,幾乎都是一口咬定了……太平府的收成一定糟糕,甚至顆粒無收。
有一句話叫做資訊繭房,不同的群體,對於同樣的事物,幾乎他們的看法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哪怕你擺出再多證據,比如太平府某地,確實好像大豐收了,他們也會嗤之以鼻。
要嘛認為,這是險惡的太平府有什麼險惡的把戲和手段。要嘛就是壓根不信,認為有人混淆視聽。
再哪怕,你抓著他,到了那豐收的地方去看,他也只是認為,這不過是片面的資訊,諾大的太平府,有幾個鄉豐收,也是正常的。
總而言之,不信就是不信,而且一個群體裡,每一個人都在為不信找各種理由,而這些理由和藉口,又恰恰正對你的胃口。
這個時候,若是還想做清晰的判斷,其實已經不可能了。
李秀才想了想,還是道:“今日……遇到了幾個商賈,那幾個商賈……”
張太公皺眉起來,露出不悅之色,當初可就是這個李秀才慫恿他購糧的,可現在……這李秀才反而退卻了。
他甚至提及到了商賈……
一見張太公如此,李秀才勐然意識到,自己粗鄙了,竟將商賈掛在了嘴邊,罪過,罪過,自己方才說的那些話,是要被人看輕,被人瞧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