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世一面抱著他,一面摸著他的乳發,道:「這孩子……越發的像我了。」
鄧健則在一旁,和徐靜怡相互見了禮。
徐靜怡請他坐下,親自給他奉茶來:「我聽聞叔父這些日子,都在各鄉里走,倒是辛苦了。」
鄧健道:「人都各有各的苦,何來我就比別人多辛苦一些。」
徐靜怡便笑了笑道:「這倒是的,叔父,我聽聞……你身邊學農的,還有女子?」
鄧健道:「那是犯官的子女,有人想要養家湖口,也願意在農莊裡幫襯。」
徐靜怡道:「我還看過許多書,是棲霞那邊的,都是鼓勵女子從業的。」
「這……」鄧健道:「有嗎?這個……咱真不知道。」
張安世湊上來,道:「有,有,有,且還不少呢。」
徐靜怡忍不住好奇地道:「為何有這些書啊?」
「這……」張安世答不上來。
倒不是真的答不上來,而是這涉及到了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問題。
說到底,棲霞那邊,之所以會流行這些,本身就是因為棲霞的發展的火候到了。
隨著大量的作坊出現,尤其是紡織作坊,需要大量的女工,這樣的女工多了,大家也就見怪不怪,甚是成了不少家庭的平常事。
恰恰,這些女工可以自己掙錢,就有了消費能力,她們大多勉強會去學一些字,也會去買一些書。
如此一來,很快棲霞的書商們發現,其他的書雖有許多,受眾不同,可各種關於女子的書籍,尤其是巾幗不讓鬚眉的書籍,竟也有不小的受眾,而且這些受眾,還極為穩固,買的人不少。
書商們一看到有利可圖,就瘋了,拼命找讀書人約稿,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於是乎,某些落魄讀書人中,便出現了一些「敗類」,他們頓時成了女子的紅顏知己,每日書裡都寫各種巾幗英雄的故事,或是杜撰古代的各種女將軍,女商人之類。
以至這棲霞,竟頗有幾分風氣漸開的趨勢。
徐靜怡道:「他們應該好好寫一寫我的姑母,當初靖難的時候,姑母還是親自帶著女兵守城。北平城外,五十萬南軍,她也不皺一皺眉頭。」
張安世眼睛一亮:「寫,都可以寫,拿筆來,筆給你,你來寫。」
徐靜怡:「……」
鄧健:「……」
張安世興沖沖地道:「來,愛妻,我給你磨墨。」
…………………………
第二章送到,老虎作息比較亂,所以雖然每天更新很多,但是總讓大家不滿意,主要還是更新太亂了,這一點老虎道個歉,老虎想想辦法,弄一個固定時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