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二百九十七章:大大功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九十七章:大大功臣 (2 / 5)

於是朱棣道:“你的意思是,要在其他各府,也試一試這一方法?”

眾官聽罷,頓時心裡哀嚎。

這要是在他們的老家實施這一套,可就是抄出他們家裡的隱田,要他們家裡繳稅啊!

楊榮笑了笑道:“陛下,現在天下實施的,乃是古已有之的方法,所以各府各縣雖有許多的問題,可還算是相安無事。太平府所實施的,卻是前人未有的新東西,在沒有發現問題之前,就急於推廣,臣以為這非穩妥之策。臣倒有一策……”

朱棣語氣溫和了一些,他對楊榮信任是有原因的。

楊榮說的話,無論他認同不認同,可至少,楊榮總是以江山社稷的立場來向他闡明立場。朱棣知道他都是公心,並沒有偏私,自然更樂於接受他的話。

楊榮道:“在太平府與應天府交界之處,有一寧國府,治地宣城縣,此地距離南京,也不過遲尺的距離,而蹇公,乃三朝老臣,又是吏部尚書,天下大臣,無論是品德還是能力,都不可與之比擬,不如……就請蹇公往寧國府,暫任知府,也教陛下看看,我大明位極人臣的重臣,照著聖人所言的垂拱而治,可以將一個府,治理成什麼樣子!”

“蹇公與威國公一樣,也都是極有威望,也都能夠駕馭官吏,一年之後,若是寧國府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得到大治,那麼就證明,之所以太平府能有今日,不是因為張安世的方法對了,只是因為……太平府有一個威國公而已。可若是蹇公所治的太平府,遠不如太平府,便可見太平府的方法,確實值得稱道,到了那時,孰是孰非,自可清晰可見。”

“陛下。這樣做……有幾個好處,無論是好壞,至少可教人心悅誠服。其實……臣也有一個私心。”

“私心?”

朱棣狐疑地看著楊榮。

楊榮微微笑道:“若是太平府……當真比之寧國府好,這就說明,我大明找到了一個新的路子。畢竟,歷朝歷代……雖有治世,也有亂世,治亂迴圈,百姓能安生幾日呢?臣的私心是……希望太平府能遠勝寧國府。”

張安世站在一旁,起初是有些憤怒的,心裡曉得楊榮這是拉偏架。

不過這個時候,他倒開始佩服起楊榮來了。

這廝很有水平啊,他這一番話,讓張安世這些人,恨他不起來,反而覺得這傢伙……好像是偏向自己這頭了。

可對於蹇義這些人,卻又好像覺得楊榮是自己人,他煞費苦心地說這些話,分明是想要拉蹇義一把,而且顯然蹇義這些人,肯定是自信心爆棚的。

堂堂吏部尚書,治理區區一個小府,那還不是手到擒來?楊榮真是個好人,在陛下盛怒之下,還敢觸犯陛下逆鱗,竭力保下蹇義。

那麼對朱棣而言呢?

對朱棣來說,楊榮這番話,可謂是公允,他將整件事剝開來,把所有的利弊和他的疑問也都提出來,並且治理天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個新的政策,到底有沒有隱患,還需觀察,而且……又想出蹇義來治寧國府的方法,絕對算是一碗水端平,至少……這對朝廷社稷而言,不是壞事。

朱棣自然覺得楊榮此人,很穩妥,是個穩重且處處為社稷著想的人。

張安世先有佩服,而後又忍不住在心裡滴咕:“這吊毛……還真是左右逢源,這就是傳說中的‘三楊’的本事嗎?”

朱棣依舊還冷著臉,不過看楊榮的臉色,卻並非是殺氣騰騰了。

此時,他目光一轉,看向張安世道:“張卿家怎麼看?”

張安世道:“陛下,臣以為……亦無不可。”

張安世不反對,太平府到了現在,要的就是找一個讓所有人都信服的機會。

這種前所未有的國家大策,也絕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達成共識的,現在太平府要做的,就是想盡辦法去證明自己。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