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諸王見識到了厲害,連這韃靼人都可以擊敗的時候,到時候,陛下再以賞賜的名義,武裝他們的衛隊,讓他們前往海外,他們自然而然,心裡也就踏實了。”
朱棣聽罷,微微擰眉,若有所思的樣子,似乎開始權衡起來。
這就是張安世所謂的信心?
朱棣沉吟片刻,才道:“真要實戰,可就不能出什麼閃失了。韃靼人的戰鬥力,還有這兀良哈的戰力,都不容小覷。一旦真槍實刀,就是隻許勝不許敗。屆時挑選三百韃靼人和兀良哈的精銳,對陣三百模範營,你可以確保萬無一失嗎?”
張安世卻道:“陛下,臣聽說,這韃靼和兀良哈人的殘部,就有一萬九千餘人,這還沒算上他們的家眷,不過因為是殘部,有不少人傷殘,還有不少老弱,若是剔除他們,青壯者大抵也有三千至五千,既然要演習,索性就讓他們全部上,何須這樣麻煩?”
朱棣臉一僵,張大著眼眸凝視著張安世,他幾乎認為張安世這個傢伙,絕對是已經瘋了。
這口氣是不是有點大?
“這樣太冒險了!”朱棣顯然是有顧慮的,道:“伱是不是太小瞧他們了?朕很清楚,從前模範營能佔不少便宜,是因為騎兵施展不開。可這韃靼人,還有兀良哈人,都是馬背上出身,萬萬不可小看他們。”
張安世卻是信心滿滿地道:“陛下,模範營之所以稱之為模範,就是因為他們操練最是嚴苛,補給最是充分,武器最是精良,若是不能做到能與數倍於己的敵人作戰,又何談什麼模範二字?正因如此,所以臣才以為,進行一場操演,檢驗戰力,尤為重要。”
頓了頓,張安世又道:“再者,請陛下還有諸王以及軍中諸將進行觀摩,如此,既可做到震懾韃靼人和兀良哈人的目的,又可給予諸王足夠的信心。而軍中諸將見了,也可瞭解未來戰爭的新形式,從中受益,這是一箭三雕的計劃。”
張安世似乎生怕朱棣不肯,便又補上了一句:“即便是輸了,畢竟模範營是以少打多,其實……面子上也能說得過去。”
朱棣不禁哭笑不得,這樣一想,似乎也有道理!
贏了能大賺,輸了也有臺階可下,反正橫豎不吃虧。
於是朱棣便不再反對,則道:“好吧,此事朕交兵部尚書金忠籌備,模範營也做好準備吧。”
“是,謝陛下恩典。”張安世樂呵呵地應下。
說服了朱棣,張安世便快快樂樂地又連忙回了棲霞,先召了模範營上下,以及眾兄弟,簡單要訣地說明了實戰操演的事。
朱勇幾個,聽到這個訊息,頓時一個個熱血沸騰起來。
朱勇當先鬥志激昂地道;“大哥放心便是,今日,俺也要掙一個世侯來。教陛下還有俺爹他們開開眼,尤其是俺爹,他成日和俺吹噓他當初靖難的事蹟,俺聽得耳朵都出繭子了,今日便教他曉得,在俺面前,他算個屁。”
丘松那雙眼眸裡常帶著的朦朧,此時像是不自覺地消散了幾分,直直地盯著張安世道;“大哥,可以動用火藥嗎?”
“不動用火藥,操演個什麼?”張安世拍拍丘松的腦袋。
丘松眼裡驟然有了光,樂呵呵地道:“那要不要將壓箱底的東西,都搬出來?”
張安世豪氣地道:“這是自然,要使出渾身解數,只許勝,不許敗!我只一條,不許讓大哥丟人現眼,其他的……隨你們折騰。”
朱勇三人不禁雀躍,他們模範營已經憋了太久了。
日復一日的操練,演練各種軍械,操練各種戰法,一群體力最充沛之人,卻每日關在營中,這精力正無處發洩呢!
張安世又道:“這韃靼人和兀良哈人實力可不低!我醜話得說在前頭,兀良哈人,你們是知道的吧,就算你們不知道,你們的爹和兄長也應該跟你們說過,當初靖難,兀良哈人也參與了作戰,他們的實力如何,他們是親見了的。而韃靼人,顯然比兀良哈人實力更強!”
“所以你們一定要慎之又慎,針對馬戰,針對他們的騎射,你們要立即召集武官,開始進行圖紙作業,先制定出一個作戰計劃來。有了計劃,再針對性進行操練,做好萬全的準備。你們也知道,大哥也是有頭有臉的人,走出去外頭,誰見了大哥,不要翹起一根大拇指?可這一次若是教大哥臉上無光,你們誰也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