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讀書人步入其中,不禁心曠神怡。
這絕對屬於大手筆,天知道花了多少銀子。
那些家纏萬貫的讀書人,只覺得這兒和自己的家一樣,竟還可見不遠處有池塘,池塘裡有荷葉,此時尚沒有到荷花綻放的時候,可隱約的,卻似乎能嗅到絲絲荷香了。
池塘上有棧橋,可透過去,直抵湖心的一處亭臺,供人歇息,此時已可見那兒有三五成群的人在亭臺上觀景了。
至於家境只能算是殷實的讀書人來此,卻又是另一番的景象,他們猶如進了大觀園裡的劉姥姥,只覺得哪裡都新鮮,哪裡都看不夠。
最重要的是……這兒不要錢,完全開放。
如此大的一個園林,一文錢都不必出。
這在這個時代而言,是想都不敢想的。
據聞這裡還有幾條通往棲霞的路,這棲霞山裡,還有許多的景觀,也都開了山道,建了棧橋,那裡的風景更好。
“聽聞花了十數萬兩銀子。”
“嘖嘖……”
明代的園林,其實早就已經成熟,只是這隻有極富的人才在自己的宅邸中置辦。
可像這裡這般,如此恢弘,捨得下本的,真真是無法想象。
亦失哈來到了棲霞,隨即,便匆匆到了圖書館,卻見這裡果然到處都是人,大家不同口音,好在多是讀書人,倒沒有人高聲喧譁,人們湧入圖書館,一個個振奮不已。
又有專門的道路旁的標識,引導人往新的建築走,還掛了一個牌子:“今日明倫堂活動,甄選詩詞十首。”
果然,大家看著牌子,紛紛往那明倫堂的建築去。
這明倫堂是新建的,佔地很大,可這裡早已是人山人海。
而此時,便見有人開始念出所選的詩來了。
念畢,隨即這兒便開始張掛甄選出來的十首詩,不少讀書人都搖頭晃腦地去品鑑,有人道:“此詩對仗還算工整,可韻味差了一些,這一首也是……”
“是啊,這就是甄選出來的?”
“這是南京城的劉舉人所作,此人我見過,沒想到他的詩竟是選上了。”
大家發現,這裡不但張貼詩詞,而且還將詩詞的作者也寫上了。
這不免讓人眼紅耳熱起來。
讀書人要的是啥,不就是一個名聲嗎?除了做官,誰不想做個才子?
何況這甄選出來的詩詞,質量只能說是中上。
“聽說這是前些日子蒐集的詩詞,當時沒多少人關注,想來投詩稿的人不多,因而選出來的詩詞,既有佳作,也有一些平平。還聽說,每個月選十篇詩詞,若是入選,不但贈銀,還會將這詩詞,在這圖書館裡張掛呢。且每年圖書館會編修詩冊,要將這當年入選的詩詞都收錄進去。”
“是嗎?”有人開始心動了。
若是自己的詩稿能入選,豈不揚名天下?
這一個月下來,多少人流啊,且還都是讀書人!
何況將來出了詩冊,這文名就可傳播得更久和更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