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指望他親自來防疫是不可能的,眼下他最大的作用,反而是教授一些防疫的知識。
縣令劉勝將後衙廨舍騰了出來,專供李文生來住。
與此同時,李文生也收穫了無數的書信。
江湖是什麼?江湖是人情世故啊。
誰都看的不出來,這麼大的功勞,在這小小的秀才身上,這秀才要一飛沖天了。
幾乎所有人……都對這秀才刮目相看,因此……誇獎的,想要結交的,借這秀才還只是白丁時先結個善緣的,數不勝數。
“李生員,明日……松江知府要來,說要親自見你。”
“對了,這裡還有戶部右侍郎的一封書信,你要不要看看?”
劉勝手裡拿著一沓書信,又取出一封:“還有更厲害的,文淵閣大學士解縉,你知道的吧,此公似乎對你也是刮目相看,聽聞……只是傳聞……解公在陛下的面前,為你極力美言。陛下才下定決心,下旨命醫戶來此,聽你傳授這防疫之法……”
劉勝說得吐沫橫飛。
說實話,他這個不起眼的小縣令,現在也得到了極大的關注,防疫的事已經鋪開,大疫已經緩解。
此時,他也不禁心熱起來,這下真的是一飛沖天了啊,還真是多虧了這秀才。
李文生沒有劉勝所預想的那般表現得欣喜若狂,只一臉疲憊地道:“這些日子,我忙的焦頭爛額,顧不上這些事。”
“不是已傳授了這麼多醫戶了嗎?怎麼……”
李文生搖頭:“縣尊,不只是防疫的問題,而是那本書。”
劉勝不解道:“那本書?”
“那本書既寫了防疫之法,裡頭有有一句話,卻教學生迄今難忘,那上頭說:讀書人當立不世功,效仿先賢,便要精通天下的學問,要懂得去鑽研天下萬物,瞭解萬物的真相,這樣才可以多加善用,利用這萬物之理,去造福天下。”
“從前學生對此話,嗤之以鼻,可這一次……才幡然醒悟,原來這便是此書作者的企圖。縣尊啊,我現今只曉得如何防疫,可這疫病從何而來,疫病到底又是什麼,這牛痘之法,又為何可以防疫,這種種的事,卻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
說到這裡,李文生苦笑,口裡接著道:“論起來,在縣尊的眼裡,這是一樁天大的事,可實際上,學生不過剛剛入門而已,連天下萬物之理都沒有摸透,更別提提供萬物去造福天下了,因此……學生這些日子,似開了一些竅,總是在想,這萬物之理是什麼,疫病從何而來……”
劉勝聽罷,不由道:“難怪你能有這真本事……只是其他人,你可以不理會,這解公……畢竟是當朝學士,而且萬人敬仰,他如此青睞你,若是置之不理,總是不妥。”
李文生繼續苦笑著道:“學士身份卑微,家境也貧寒,學士說句實在話,這等事,還從未遇到過。”
“這個好辦。”劉勝想了想道:“那就老夫給你回書信吧,老夫以你的名義,你的字跡,本縣看過,說起來,本縣對行書之道,頗有幾分心得,其他的事,你便一概不理,本縣來應酬。”
李文生知道這是劉勝為自己好,對於這天下絕大多數的讀書人而言,這絕對算是一樁天大的喜事。
劉勝的美意,他也不好拒絕。
於是李文生微笑道:“那麼多謝縣尊。”
“哪裡話。”劉勝欣賞地看著李文生道:“單你救活了本縣這麼多的百姓,便是本縣的再生父母。”
這是實在話,也是劉勝的真心話!
於是劉勝便不再打擾李文生,而是將解縉的書信又看了一遍,細細思量片刻。
便提筆,以李文生的名義開始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