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倒是見的多,不過上一輩子,張安世是屬於被割韭菜的那一個。
所謂久病成醫嘛,被人坑的多了,自然而然,張安世在這個時代,不大不小,也算是一個神級的操盤手吧。
張安世接著道:“所有我們現在要做的事,也跟著吃進。”
“推波助瀾?”朱金驚訝道:“伯爺,現在的市價,已經很高了。”
“不要怕。”張安世泰然自若地道:“我們只是給他們添一把火,增加他們的資金壓力而已。”
資金壓力?
朱金覺得新奇,卻用心記下了這個新詞。
只見張安世道:“所以現在開始,收購四兩銀子之內的所有桐油,大家各去準備,不要捨不得銀子。”
“是。”
……
春暖鴨先知。
而對於絕大多數後知後覺的人而言,彷彿就在一夜之間,這原本滯銷的桐油,突然變得身價倍增起來。
起初只是一些商人察覺出了什麼,開始悄然地囤積。
可到了後來,隨著價格水漲船高,似乎所有零售桐油的店鋪悉數關門。
不賣了。
想想看,你手頭的東西,今日值一兩銀子,到了明日,就變成了一兩二錢,到了五日之後,成了二兩。
這種東西,你捨得賣嗎?
而且,顯然有人開始揮舞著大量的銀子……開始拼命地掃貨。
但凡是商賈,立即就嗅到了一絲不一樣的氣息,這倒有點像是災年的時候,糧商們的動作。
至少很多跡象都可證明,這是囤貨居奇,有人想要大賺一筆的徵兆。
於是乎……不少商賈也開始跟著一起求購。
價格繼續水漲船高。
朱金已開始讓人在市面上掃貨。
不過按著張安世的要求,他們屬於雷聲大雨點小的掃貨,也就是,拼命的報價,等到簽訂契約的時候,再想辦法推遲。
而一旦推遲幾個時辰,市面上的桐油價格又漲了,那賣家反而不肯賣了。
不出五日,桐油的價格又繼續瘋漲上去,居然從三兩七錢銀子,直接漲到了五兩六錢銀子。
五兩七錢……
這個價格,甚至超出了桐油行情最熱時的價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