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蘇洵帶著爸媽,乘坐高鐵來到了江海。
下車之後,撲面而來還是一股燥熱。
哪怕已經是九月份了,但秋老虎估計還得肆虐一段時間,不然的話每年的軍訓,也就不會那麼痛苦了。
在高鐵上的時候,還有空調,感覺冰爽舒服,結果這下車了之後,就有點糟心了。
最近各個學校基本上都已經開學了,在車站等各個場合,也都是迎新的人員。
舉了個牌子在那裡,十分醒目。
蘇洵也是很輕鬆的,一眼便看到了江海大學的學長跟學姐們。
不過蘇洵就沒有過去打擾他們了,很麻煩,還得等著校車一起。
倒不如自己先打個車過去了,反正新生在哪個校區錄取通知書上寫的一清二楚,自己也不必擔心,會跑錯地方。
在計程車上,蘇南山還在感嘆:“這江海真不愧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城市,比咱們臨江,要大太多了。”
蘇洵也得承認,城市之間的發展,還是有差距的。
臨江再怎麼說,不過是一個二線城市而已,跟江海這種華夏的頂級城市比起來,那差距還是挺大的。
透過沿途的一些建築物之類的就能看出來了,江海真的很繁華,這大上午的,竟然都能堵車,讓蘇洵說不出的臥槽。
司機也挺健談的,直接就把話給接上來了,說道:“你們是臨江來的呀,那地方環境好,現在很多江海人都喜歡去那邊買房子。”
“環境是還可以,不過這發展上,跟江海就沒法比了。”
“現在這發展的都挺快的,畢竟江海發展的早,這個沒辦法。”司機大叔在說話的時候,口氣中也是一陣驕傲。
江海人的這個身份,在華夏國還是很牛逼的,一般的人想有江海跟京城的戶口,可以說非常的困難了。
自然而然的也會有一些優越感,以前蘇洵還聽說,很多江海人壓根就看不起外地人之類的,也不知到底是真的假的。
反正蘇洵感覺應該不至於吧,現在這個年代了,哪個地方都有有錢人,也都有窮人,這是層次的問題。
要說因為是外地的就看不起人家,未免就太低階了,現在大家都是有素質的人了。
比如這個計程車司機,蘇洵感覺他還是挺客氣的,雖然話多了一些,但一路上也說了很多,比如江海哪裡好玩之類的。
特別是聽說了蘇洵是江海大學的學生之後,還把蘇洵給誇了一頓。
能考進江海大學的,那可是真正的人才呀,尤其是外地能考進來的,以後前途不可限量。
事實證明江海真的很大,在這裡打車跟在臨江打車,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花了蘇洵一百多塊錢才到。
好在現在有錢了,連蘇洵爸媽,打個車花一百多塊錢,都相當的平靜,畢竟心情開心嘛。
下車之後,就是江海大學的大門,有點古樸,並不是現在大多數學校大門那種現代化的感覺。
反而看起來沒什麼氣派,但有厚重的感覺,光是“江海大學”這四個字,實際上就已經足夠了。
來到了學校裡,立馬有學長學姐之類的,圍了過來,給蘇洵提供幫助,大家都挺客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