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不語,手臂收緊,將她半擁在胸前。
遺玉雖不知道李泰這是怎麼了,但能察覺到他情緒波動的厲害,於是順從地伸手環住了他的腰背,不顧阿生還在一旁,溫聲安撫道:
“你想琢便叫人琢就是,我是沒什麼,只可惜了這麼一塊價值連城的玉石。”
“玉本是無價之物,何須計較。”
“是是,我俗套了,”遺玉不與他頂嘴,扭頭看著那塊玉石,將疑問留在了心中。
十一月初八,就在李泰生辰的前一天,長安城外多了一支為數五千的騎兵,裝備精良,馬肥兵壯。
平陽同一時間找到了李泰,要求他遣回留守在長安城外的遠征軍,美其名曰,是京中護衛已足。
李泰並未因此事同她唱反調,當天便下令遣走了兩萬多兵馬,分別回河北,道南,只留了五千人在長安,聲稱是為預防賊黨。
平陽與李泰心照不宣,見他肯讓步,便沒再糾纏,默許了那五千兵力的存在,甚至不提向李泰索要過剩的糧草。
大理寺那邊,因李泰的鐵面無情,硬是在短短三日又揪出了一大批同太子逼宮謀逆一案有牽連的官員,一一捕入牢獄。
十一月初九,李泰生辰,當天在魏王府門前的長街上,遠遠排著隊往進送禮道賀的長龍一直延伸到臨街。
然而李泰只私下發函邀請了河間王李孝恭,盧國公程知節,戶部尚書唐儉,鄂公尉遲敬德幾位,算上杜楚客不過七人,在魏王府辦了一場小宴,閒雜人等,一概沒有允入,只收下的賀貼和禮品,客氣地請人回去。
這場私宴上,沒有歌舞,沒有響樂,更沒有來往穿梭上菜斟酒的下人,只遺玉一名女子坐席,陪在李泰身旁,安安靜靜地全程目睹了這個男人不為人知的口才和心機,及至宴散,賓主盡歡。
又過三日,盧俊帶著一支為數千人的兵馬,護送著此次從西域得來的戰利品,抵達京城,隨行的還有在路上不期而遇的韓厲和盧氏。
盧俊是心急火燎地帶人到晉府去領他新婚一月分別一年的嬌妻,盧氏則同韓厲一起,找到了魏王府,向遺玉報平安。
母女倆相見,又哭又笑,在遺玉有所隱藏的講述下,盧氏大概瞭解了京裡的情況,知道她那王爺女婿現今勢大,一時為女兒苦盡甘來高興,又因這突來的權勢,微微不安。
“你二哥這一次也是吃了苦頭,明天你們兄妹見了自己再說,我只覺得對不住你二嫂家裡,這一次連帶跟著我們受了一場虛驚。”
盧氏一番唏噓,說完了大人的話,這才趕緊叫遺玉去把小雨點抱來,她現下只這麼一個孫女,說實話,是比見到女兒還要稀罕些。
(上一章忘記取標題。)
======== ================= ================= ================= =========
第三三二章 前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