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氏在冬季來臨前再次摘光了後山林的山楂,製成糖葫蘆轉手又淨賺了兩貫錢,不過這點收入卻不到兩日就給花了個精光。她找村中最好的木匠打了一張兩人坐的書桌,又添置了十打上好的麻紙,在屋子向陽的窗戶處給盧智收拾出來一塊專門寫字看書的地方。
就連遺玉也享受到了用筆墨紙張練字的待遇,蜀中地區寫字用的紙張最好的就是麻紙,雖然縣城裡也有賣南方特產質地更細膩一些的藤紙,但價格也要貴上不少,就連這二等的麻紙十打百餘張也花去了三百來個錢。
白鷹晴空在傷好之後就被遺玉提出放回了山林,臨別的時候這扁毛畜生好歹也算是通點人性繞著遺玉頭頂飛了兩圈才衝進深山。
為了準備過冬,盧氏提前將三個孩子的冬衣準備了出來,當遺玉試上她改大的襦襖之後才發現自己忽略的又一個問題,儘管盧氏巧手地將舊衣和新布改在一起,即合身又整齊,但是它們卻都僅是較厚的布料而已,根本就沒有半點棉花的影子。
遺玉差點就忍不住詢問盧氏有關棉花的事,只是仔細想後就知道了這大概又是這個怪異朝代同她所認知的唐朝類似的地方,棉花種植尚未引進,人們冬季還只是依靠疊衣禦寒,好在遺玉現在的體質並不十分怕冷,也就不大害怕即將到來的冬天。
至於棉花確實是個好東西,似乎是從外邦引進來的,中國地大物博,肯定在哪個不知名的角落裡也生長著這種東西,只是不為人所知而已。
***
今日以來氣溫乾燥,大半個月沒有下過一場雨,原本村人引水灌溉的小河干了一半,無法順利流進田間。農田裡的糧食剛剛發苗,麥田更是面臨越冬的關鍵時期,一旦返青苗過弱,來年十有八九要面臨饑荒。
這日盧氏給兄妹三人做好午飯,村長就派來人來通知集合商量這件事的解決辦法,為此事煩惱了好幾日的盧氏也顧不上填飽肚子就跟人去了村長家,這一去到了傍晚時候才回來。
村民們商量的結果是大家兵分兩路,一部分人負責挑水給田地灌溉,一部分人負責疏導堵塞的土渠,明日一早在村前集合。
盧俊聽了盧氏的轉述之後自告奮勇地要去幫忙挑水,盧智也表示希望出力,但盧氏最終只答應帶了盧俊去,並言自己到時候會請人幫忙。
於是第二天一早兩人就帶上工具出了門,家中又剩下手無縛雞之力的一對兄妹,直到中午兩人吃了午飯也不見人回來。
***
半下午的太陽曬的人渾身懶洋洋的,遺玉拎著小竹凳蹭到盧智身邊坐下,直直盯著正在看書的他,企圖引起他的注意力,可惜對方感到她的靠近卻連頭都不抬一下。
最近遺玉愈發覺得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下降了,原本對她體貼有加並且還算小心翼翼的大哥似乎是她的錯覺,現在就連偶爾享受一下他的溫言細語的待遇也變得屈指可數了,僅比起總受欺壓的二哥盧智來說要好上一些。
不過這會兒她確實有事要求盧智,也就不會使那小孩子的性子,老老實實地開口道:“大哥,你別看書了,咱們——”
“餓了灶房鍋裡有大餅。”
“小玉不餓,咱們——”才吃過午飯不到半個時辰而已,她怎麼會餓。
“渴了就去倒水喝。”
“也不渴,我說咱們——”
“沒事的話,就去繡你的花。”
好吧,她確定自己是打擾到對方看書的興致了,但是他就不能等自己把話說完嗎!遺玉氣急地一把抽出盧智手上的書本,待他終於捨得看她一眼後,大聲說道:“咱們去田裡看看娘他們吧!”
盧智面無表情地從她手上拿回書,輕輕撫平被她抓皺了的紙頁,反問她,“去看他們做什麼?”
“當然是去幫忙了。”
遺玉老實地回答,這幾天晚上被盧氏摟著睡覺的時候她都能感覺到對方根本沒怎麼休息好,今天又是要去幹體力活,她確實很擔心盧氏。
“你挑的動一擔水嗎?”
遺玉搖頭。
“你拿的動鋤頭?”
遺玉再搖頭。
“沒事幹的話,你還是去繡花吧。”一句話說完,盧智又重新翻開書本找到剛才他沒看完的那一頁繼續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