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亦居然這麼火?”韓曉明向秘書瞭解情況。
作為中影集團的掌舵人,在電影行業浮沉幾十年,他比任何人都明白,電影宣發有多難。
他也十分清楚,像李亦這樣具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對電影的宣發有極大的加成。
但李亦火到這種程度,還是超出了韓曉明的認知和預料。
或許有的圈內人還在猜,《流浪藍星》這次定檔宣發花了多少錢,可韓曉明卻是知道,李亦一分錢沒花,真的只是發了條微博。
“李亦的確有點特別,畢竟他既有愛豆的流量熱度,又是實力藝人,拿過影帝,在音樂甚至綜藝方面,也都有不少代表作.”
其實秘書的驚訝一點不比韓曉明少,只是從結果去分析。
然而越分析,他和韓曉明就越驚訝。
原來李亦這麼牛逼啊?
“哈哈,我之前都是杞人憂天了啊,照現在這個情況,要是提早搞各種宣發,說不定真像李亦說的,會弄巧成拙。”韓曉明感慨連連。
旋即,他吩咐秘書:“把話放出去,我年底就要退休了,指望著《流浪藍星》給我留名,別給我搞些有的沒的,不然別怪我燒最後一把火。”
……
網上的熱度如此之兇猛,李亦也是很意外。
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他。
即便網上有些唱衰國產科幻的輿論,他也絲毫不在意。
當然,李亦還是不可避免地開始忙碌起來。
上映前不搞太多營銷,上映後還是需要的。
李亦先是去稽核了《流浪藍星》拍攝的紀錄片。
劇組工作時,總會有攝影師負責記錄,最終剪輯成了差不多三個小時紀錄片。
記錄的不止是演員拍攝的花絮,幕後工作者,佔據了更多的篇幅。
李亦等演員吊著外骨骼休息時互相打趣;編劇團隊頂著油頭抽著煙,編寫著編年史;道具和實體特效為了達到李亦的細節要求,急得團團轉,其中的老大因為壓力太大,跑到廁所關上門壓抑著自己的哭聲……
還有時常爆發的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