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
“唔,那應該就是今天了,他們會打電話和你聊薪酬的事情。師弟……你那邊沒問題吧?”
黃峰心頭有些忐忑。
雖然他作為當師哥的,按照道理來講應該是他照顧同門才對。奈何……這幾天實驗室裡的幾個人先按照路遙的思路做了一些最佳化的準備工作,發現用他的思路去給專案最佳化,至少前期做的非常順利,很輕易的就拿到了幾個雖然不太關鍵,但卻值得參考的資料。
這一切都證明,至少在前期,路遙的思路是走得通的。
而只要能走通,那就要一直走下去,直到碰壁。
這種最佳化,就和路遙說的一樣,是要透過儘可能多的資料來解決同步佔用物理邏輯資源過多的問題。
資料越多,越詳細越好。
而有路遙在……這個專案,絕對事半功倍。
所以,他很需要路遙。
但是呢,話說回來,他是很需要路遙,因為有他在,專案時間確實會縮短許多。但卻並非硬性需求,並不是沒有路遙,這個專案就沒法最佳化了。
可這個專案的最佳化思路,是路遙提出來的,他們來沿用。要是一般的企業或者是一些……其他人,可能就會拿著這份思路去做,然後變成自己的功勞。在研究領域這種一將功成萬骨枯的事情並不少見。況且,黃峰能在30多歲的年紀就做到了海思的二級研究員,自身的能力毋庸置疑。
但……這個小師弟是導師很看重的弟子,而他作為師兄,師門裡的所有人雖然談不上一榮俱榮,但這些人未來可能給他在今後貫穿一生的研究生涯中提供什麼樣的助力,他很清楚。
這些師兄師弟不需要特別抱團,但只要維護好了關係,大家在各自的研究領域看似獨立,但實際上也都是融合在一起的。就像是路遙這樣……他要不是師兄,那路遙也不見得會提供這個最佳化方案。
畢竟倆人啥關係沒有,搭理你那麼多做什麼?
可路遙提供了,這就是同門之誼。
那麼,他這個當師兄的有好事自然也不能忘記師弟。
一來一回,來來回回,關係就這麼一點建立起來了。
科研道路很長,以後誰也不知道誰會對誰的事業起到什麼樣的幫助。
更何況導師還在那站著。
有些人情往來,還是挺重要的。
更何況這個專案是自己的科研團隊完成的,從研製成功,到現在的最佳化……只要這一系列事情做好,那麼對他的事業幫助已經很大了。
甚至往大了說,如果路遙能入職海思,就光從這份能力來講,他的崛起速度在很務實的海思裡面就絕對不會差。
這種潛力無限的優質股,沒人會拒絕提前投資和經營。
路遙笑著說道:
“沒問題的,師兄,你什麼時候需要我,我就什麼時候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