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能接受的額度,是十五萬左右,給小兩口的裝修錢。
而給孩子付完首付後,雖然地段不會太好,但也沒關係,到時候還要給兒子買一臺車,上下班代步方便。並且,孩子上學的問題也不需要考慮,家裡這個老房子是南洋模範中學的學區房,從幼兒園開始周邊的設施就根本不用發愁。
這筆費用,不算裝修,大概要一百萬。
但魔都的房價越來越貴,她其實也明白早買的道理,奈何兜裡的錢不太夠。
不過,家裡還有一臺大車。
等到路遙要買房的時候,這車就賣了,怎麼也能賣一二十萬,然後再把車位一賣,肯定就夠了。至於房貸……她自己的工資加上路遠山曾經在車隊的退休工資,都能幫兒子緩解下每個月的貸款。
這個家……兒女方面不提。
為人父母,她已經為孩子做好了打算。
父母的能力如此,她已經做到了全部。
所以她才會對女兒出國如此的牴觸。
或許,女兒在未來歸國後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但……大女兒了之後,二兒子怎麼辦?
她試過一碗水端平,可發現生活這一碗水,無論怎麼端,對於一個普通家庭而言,都是拆了東牆補西牆的家長裡短。
老公的身體,年齡擺在這。
如今無房貸無車貸的她不想任何事情來透支自己這個小家庭的未來。
她也想讓女兒出去,可從路卿那毫無準備的得知了情況後,她在喜悅的同時,卻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因為她明白家裡的主要經濟來源是什麼。
女兒可以衝動,但她不行。
不過好在在和女兒溝通之後,她能理解自己的這份苦衷。
但看著孩子那眼裡暗淡的光輝,身為母親的她同樣很自責。
而當兒子說要替姐姐負擔學費時,她雖然很欣慰,可更多的是一種抗拒。
這不應該是一個孩子在這個年紀承擔的責任。
她和愛人半輩子聚少離多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能讓兩個孩子不受外面的風風雨雨。
所以,她抗拒,甚至有些不近人情。
可這一切的不近人情,在這突如其來的破天富貴灑下來後,變得……不太一樣了。
兒子的婚房……忽然就有了。
哪怕不知道地段,但……能在魔都擁有一座一百多平米的房子,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更何況,還不用一分錢。
更別提這個良心企業竟然瞭解了自己家的難處,給了老公一份聽上去很穩定的工作。
哪怕這份工作不長遠……都沒關係,能幹一年是一年,家裡的大車也不用賣,完全可以租賃給同行。這樣哪怕最後工作沒了,靠這輛車和這些年的路途積攢,也不會垮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