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流浪的乞討的移民越來越多,外加上當地警察不作為,導致法語區的治安越來越差:從非洲來的難民幾乎都是原來高盧殖民地,所以很多人會法語,那自然要往法語區跑,而比利時很不幸,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像布魯塞爾就是如此,移民非常之多,市中心有穆斯林和非洲聚集地,尤其是火車站北部,由於難民營在那邊,所以治安更差。。。。。。
當然,警察也不完全是擺設,如果牽扯到‘恐怖襲擊’四個字時,別說警察了,軍隊都能迅速調動起來,現在的比利時,綽號很是驚人,叫做‘歐洲恐怖主義溫床’。
在比利時,由於政客們的需要,很多穆斯林輕鬆走進了比利時的社會,但是接下來就會有一系列問題隨之而來,比如宗教、就業、社會福利等,但是由於比利時主要的矛盾都集中在法語區和荷語區之間的矛盾上,穆斯林直接被忽略了,所以社會地位較低,窮則思變,怎麼變?搞兩個炸彈鬧出點聲音唄。。。。。。
包括什麼阿爾及利亞伊斯蘭武裝組織、摩洛哥伊斯蘭戰鬥團、還有‘基地’組織,都曾經在這裡有過活動據點。蕭鵬在布魯塞爾一家超市就看到過這樣的情況,幾人還開著車準備尋找停車場呢,就被一些軍人給控制了起來進行嚴格的檢查。最後檢查完畢讓蕭鵬原路返回。事後蕭鵬才知道,他們要走的方向有一家購物超市,有人打電話說在裡面安置了炸彈,於是軍人警察一起來,把所有人清空後仔細檢查。
而想在這裡舉辦婚禮?還有一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那就是天氣。這裡是標準的溫帶海洋性氣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基本三百天在下雨,一場雨也不會太久,下半個小時休息半個小時然後繼續下。一年能見到太陽的日子基本不多。想要曬被子?基本是做夢,好不容易看到太陽,把被子拿出去一曬,還沒等著曬透,又開始下雨了。
曾經有一年夏天大概半個多月沒有下雨,媒體就開始驚呼舉國乾旱,影響農業生產了!
現在是冬天,這裡給人的感覺就是兩個字:人少,基本上應了那句話‘好山好水好無聊’。到了晚上四點,大街上沒人了,而到了週日出門簡直懷疑自己到了《行屍走肉》的拍攝片場,整個一個空城,所有人都宅在家裡。什麼大排檔之類的幾乎沒有。只有中餐店還會在這個時候營業勤勞的華夏人。
話又說回來,這裡真有不少華夏人。
想要移民比利時,其實說起來很容易,只要在這裡工作五年以上,並且會一門官方語言就可以移民了,或者有更簡單的辦法,找個比利時人結婚,直接擁有比利時國籍。
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那就是在這裡找工作,真是太難了,大多數的崗位要求求職人員必須要同時會法語和荷蘭語。甚至包括端盤子之類的服務生工作都是如此。
我了個擦,真有那樣的語言天賦,留在國內當個翻譯不比在這裡端盤子強?
當然,這是正規移民的辦法,而真正在這裡的華夏人,大部分都是黑戶留下來的。很多人到了這裡等到簽證到期後滯留在這,黑到了十年,黑戶就可以變成有戶口的合法比利時人了。當然,前提是這十年裡,不能生病、不能出去旅遊、不能去政府機關辦事等等等等。
尤其是不能生病這一點,非常重要,說簡單點就是‘小病靠自愈,大病靠忍’。
誠然,比利時的福利非常好,是整個歐洲最好的之一,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難民往這裡跑。
在這裡,醫療保險給報銷,配眼鏡給報銷,交通票窮人都可以有折扣等等,但是即使報銷了,一樣很貴啊!去醫院掛個號25歐,最後報銷了十五歐,還是很貴好不好?
如果生病想要看病?那可不能像華夏那樣,打個計程車直接去醫院。
要先預約家庭醫生,找個醫生給自己診療一下,先花一筆錢,看看這是什麼病。如果這個病處理不了,家庭醫生會讓你去醫院。而普通醫療只會給第一步報銷,去醫院的費用要不然購買額外的費用,要不然自掏腰包,那就海了去了。
而且這裡藥物非常貴,還不好買,想要買個藥都要醫生的處方。。。。。。
總而言之,所有華夏人,有一個算一個,到了這裡肯定生活的不習慣。
不過儘管吐槽歸吐槽,如果有人問蕭鵬,自己走過的這麼多地方,哪裡是蕭鵬最喜歡的?蕭鵬會毫不猶豫的回答道:比利時!
這個國家真的太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