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很多動物,因為人們喜歡吃,而頻臨絕種,比如說鯊魚啊金槍魚啊。呃,鯊魚的情況和華夏有關華夏人願意吃魚翅不是?
現在隨著華夏人有錢了,那真是華夏人喜歡吃什麼什麼就快絕種了,比如著名‘長江三鮮’:長江鰣魚是壓根就找不到了,長江河豚基本都沒有了,整點養殖河豚在長江裡泡一天就當長江的賣了。真正野生的基本沒有,九十年代十條野生長江河豚售價就是兩萬塊,可見多珍貴了,而長江刀魚現在也是國家保護動物,捕撈上來就犯法。
像北美旅鴿這樣的例子目前也發生在華夏身上,那就是著名的黃胸鵐。說這個名字可能不瞭解,如果說禾花雀那就鼎鼎大名了。
廣東人愛吃禾花雀,說它是‘天上人參’,功能是‘壯陽補腎’。
在華夏,不管是什麼東西,只要跟‘補腎’有關係,那就肯定倍受歡迎,誰讓華夏傳統文化裡,對壯陽、養生的痴迷堪稱一絕呢?
這禾花雀也是一種候鳥,從華夏到北極熊都有分佈,結果呢?13年時間,全國的鳥販子每年都源源不斷的把捕捉到的禾花雀賣到廣東,生生把這種隨處可見的小鳥變成了比大熊貓都珍貴的物種。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什麼穿山甲大黃魚之類的多了去了,說到大黃魚,呃,咱們國內的野生大黃魚基本上已經不見了,所以有錢的華夏人又把視線盯上了大洋彼岸,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也就是加州大黃魚現在也是極為稀有了,因為華夏有錢人要收藏它們的魚鰾,就像富人收藏大鮑魚一樣。。。。。。而它們的魚鰾有什麼用呢?和穿山甲、黃胸鵐一樣,‘壯陽’!
最可惜的是最後一種滅絕的動物,是因為人們不喜歡吃而滅絕或者瀕臨滅絕。
許多祖上流傳下來的加畜肉類的口味和主流肉類很不同,而自從幾十年前工業化的家畜養殖產業中出現了主導品種,這些傳統品種就大量減少甚至滅亡。二戰之前,農場的面積普遍變小,不同地區的農作物和牲畜都有差異,然而這些本地品種,都比不上那些經過篩選後長得快,需要空間小,產蛋肉奶的品種,於是紛紛走上滅絕的道路。
至少有幾百種曾經的牲畜產品現在也接近滅絕,例如德克薩斯長角牛、克頓帕鵝、摩登鬥雞和聖克萊門特山羊等等等等。
比如說喬克託豬,現在地球上只有不到二百隻這玩意,只在奧克拉荷馬州一個小鎮的幾個農場裡能看到這玩意,這點數量有可能一場颶風過去就能絕種了。
怎麼保護野生動物物種,這確實是一個難題。比如像老虎鱷魚這樣的猛獸,壓根就沒有生活空間!你說建立野生動物保護區?去哪建?怎麼建?誰掏錢?跑出來一隻就是麻煩!
別說老虎了,就說野豬!隨著近幾年的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越來越好,曾經幾近在華夏消失的野豬數量也有所迴歸了,很多動物保護者歡欣鼓舞。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一隻野豬一夜之間就可以破壞百畝良田,有可能農民一年的努力就會付之一炬!
人類數量越多,滅絕的動物越多。知道保護動物是件好事,這是文明的象徵,但是這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活動。而不是喊幾句口號就行的,這是一個國家層面的問題,需要國家立法立規才行。
就像麗貝卡對馬戲團裡的動物深表同情,覺得這太殘忍。可是我們需要面對的問題是,在現在這個世界上,一個物種想要存活下來,首先的必要條件是:對人類有益!蕭鵬甚至敢說,如果不是還有那麼多馬戲團養著東北虎,恐怕到現在國內的東北虎數量還不如華南虎多!因為有人能從它身上獲益才養它!
就像紅金合歡豬和蘭德爾牛,曾經快要絕種的兩個物種,結果就因為好吃,生生讓牧場主救了回來!
很多人以為食素就是保護動物,對這樣的人蕭鵬只能對他豎起一隻中指了。有的時候想要拯救一個物種,還要用‘吃’的辦法來拯救,只不過別把它們全部吃光而已。
儘管這很殘忍,但是這就是事實。
‘人’這物種,就是這麼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