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極品大玩家> 正文 第六百七十八章 一定要掌握核心技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六百七十八章 一定要掌握核心技術 (1 / 2)

很多人壓根就沒聽過倪光南這人。這也是華夏的悲哀之一,科學家永遠不如明星和商人受關注。問問現在的年輕人,你有什麼夢想,要不然就是當明星,要不然就是發大財,有幾個想當科學家的?殊不知真正奠定我們國家基石的人,正是那些默默無聞努力奮鬥的科研人員。他們才是我們國家真正的瑰寶。

倪光南,堪稱華夏科技業的奠基人,一個充滿悲情的英雄。

沒有他,恐怕整個華夏的it業永遠到不了今天的地步華夏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就是他參與研發設計的。

曾經的倪光南,在楓葉國國家研究院工作,年薪高達4.3萬加元。要知道,那可是1981年,就算在楓葉國,這也是最頂端的5%人才能拿到的工資!

但是那時候的他毅然回國,打算把自己的知識和智慧毫無保留的獻給國家,開始研究起‘華夏製造’。

早在八十年代的華夏,個人計算機市場日漸萌芽的時候,那時候從國外進口的計算機價格昂貴,又無法識別漢字,沒有中文作業系統,而在這樣的背景下,他發明了‘聯想功能’,利用華夏文字中片語和同音字的特性,建立起自己的漢字識別體系,這是一項跨時代的技術研究,也就是‘聯想式漢字系統’。

84年的時候,中科院創辦了計算機公司,而他就被聘請為公司的總工程師,經過研究開發,向市場推出了適用於pc機的第一款聯想型漢卡。這‘聯想’漢卡第一年就銷售了三百萬,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也徹底改變了整個公司的命運,最終公司名字都改成了‘聯想’。

而他在公司擔任董事兼總工程師,設計開發了聯想系列微機,確立了聯想公司的主營業務,佔據了國內微機的絕大部分市場,終於在94年時,成為首批華夏工程院院士。

那個時期的聯想公司勢頭一片大好,一躍成為了國內電腦業的龍頭老大,但是倪光南卻不是考慮賺更挺多的錢,而是考慮如何擁有聯想自己的核心技術,希望公司全力開展‘華夏芯’工程。

但是公司高層卻不同意他的看法,認為只有賣出去的高科技產品才是錢,搞什麼‘華夏芯’?

在那段時間,他和總裁柳傳芝持續了半年多的辯論,每天的會意上兩人都各抒己見,一個談論如何賺錢,一個談論怎麼搞開發。這也不能說柳傳芝錯了。畢竟華科院成立聯想公司,他可是幹部入駐代表著官方,對他來說,創造效益才是最重要的。最後兩人鬥爭的結果是,在95年聯想公司上市前夕,這個聯想公司的最大功臣,居然被免去了總工程師的職務!

而聯想公司在柳傳芝的帶領下,步步發展,一度成為世界頂級的it公司,收購ibm筆記本業務,成為華夏商界第一人。

所有的一切都在顯示柳傳志是正確的,倪光南是錯誤的。但是倪光南卻也不肯放棄自己的想法,他認為華夏it產業規模雖大,但是利潤很低。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cpu和作業系統都不是華夏自己的。50%以上的利潤都是外國的。而華夏it業只佔了2%的利潤。因此華夏必須要有自己的‘腦’和‘芯’。

為了這個目標,他加入了楓葉國華人李德磊的‘方舟科技公司’,他幫助方舟科技找錢,找政府,找任何他能找到的資源,而他卻完全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利益,在方舟公司是完完全全的零股份。

就這樣情況下,方舟一號晶片橫空出世,那時媒體驚呼‘方舟一號’改變了華夏‘無芯’的歷史,他們的專案也成了zhengfu支援的重點專案。

不過誰能想到了,開始是很輝煌的,結局卻無比的慘淡,儘管有了做cpu的技術,晶片也做出來了,可是找遍整個華夏,居然沒有一家公司有能力基於這款cpu開發產品原型,沒有一家企業能接!

無奈之下方舟科技又建立了硬體團隊,自己做產品原型,結果原型做完又發現沒有配套軟體可用,而且更讓人頭疼的是沒錢!

‘方舟三號’研發經費,國家撥款1538萬,看起來很高,可是按照‘863課題’的專案預算要求,給科研人員的工資部分不得超過15%!只有二百三十萬。

接近兩年的開發時間,一共六十位研發人員,每人不到四萬塊,算起來一個月工資剛剛兩千塊。而微軟這樣的公司每年研發費用都在千億人民幣以上!這樣的情況如何競爭?

他們把自己的困難向上彙報,結果華夏永遠不缺的就是‘專家’,人家說了,晶片專案資金主要用於流片和eda工具上面,人員工資只是小頭!就是不批錢。

又想讓馬兒跑,又不給馬吃草,這國家重點支援的專案最終以失敗告終,倪光南成為了人們眼中的笑柄。

但是這麼多年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追求,他的話擲地有聲:‘航空公司被波音、空客所壟斷,總數量也可能只是數十萬架而已,但全世界幾十億臺智慧終端,只有三種作業系統可以選擇:ios、安卓和indos,這種壟斷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例,智慧終端作業系統的壟斷不打破,終端安全和大資料安全也就無從談起,華夏要成為網路強國,必須解決智慧終端作業系統的問題。’

但是很多人都瞧不起他,說他像個唐吉可德,活在自己的幻想裡。被聯想趕出去就算了,還‘不識時務’的非要搞別人不搞的東西,是做研究做傻了,書生意氣、固執自私。

但是現在呢?華興公司被技術封鎖七年!

於是這華夏第二大,全球第四大的電信通訊裝置生產商,就讓星條國的這條禁令搞得可能立即休克。

華興通訊約有30%的元器件都是由星條國廠商提供的。《福布斯》甚至猜測,華興有可能幾星期內申請破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