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連續下了幾天大雪,讓這個年過的更有年味了。
這在琴島可是挺罕見的,這裡冬天很難有這麼大的雪。
楊猛送來了一車各種各樣的煙花真不誇張,真是一卡車煙花!
在袋鼠國納尼亞可從來沒見過煙花,這次在華夏過年,肯定讓她玩個夠了,已經放了兩個多小時學習了,納尼亞小手都快拍腫了。
亞莉等人則在一旁堆雪人,亞莉竟然是堆雪人的高手!
不過回頭也能理解,人家的家鄉到了冬天全都是雪,閒著沒事不堆雪人還能幹什麼?
像看春晚成這樣的習俗她們也不是很理解,搞不明白為什麼華夏人願意看這麼,呃。。。。。。‘死板’的娛樂節目。
她們高中文藝匯演時候也不樣。。。。。。
蕭鵬只能對她們解釋這是華夏整個國家一年一度的文藝彙報演出。儘管她們看不懂裡面的小品和相聲的笑點,也沒覺得那些歌舞表演有多精彩,但是並不代表她們不湊這個熱鬧。
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響了半個晚上,幾人正在吃著餃子,突然尤美哎呀一聲,從嘴裡拿出來一個硬幣,傻乎乎的看著眾人。
老媽笑了:“這可是好兆頭啊,尤美,今年你可是會發財的。”
“啊?”尤美漢語爛的很,不知道老媽的意思,蕭鵬笑著解釋道:“這是我們華夏的風俗,如果在餃子裡吃到硬幣的話,新的一年會發財的哦。”
眾人聽了恍然大悟,亞莉問道:“今天晚上要吃餃子也是風俗麼?”
蕭鵬點頭:“這是我們華夏北方的風俗,南方人很多不過年的,或者說不像北方人這麼重視春節。其實嚴格按照風俗來說,這餃子要到了凌晨十二點的時候才可以吃,那叫做‘守歲’,我們早點吃餃子,那是因為納尼亞要早睡覺麼。”
“守歲?”亞莉聽到一個陌生的名詞。
蕭鵬聳聳肩:“說白了就是熬夜,農曆年三十晚上不睡覺,這就叫做守歲。在華夏神話裡,有一個神獸叫‘年’,會在除夕之夜吃人搞破壞,但是‘年’害怕聲音和火光,你看外面放鞭炮。就是為了驅趕年獸。‘守夜’這一風俗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為什麼開始的倒是沒有說的清,有人說守歲是為了躲避‘年’,有人說是為了紀念灶王奶奶,不忘她的恩德,不過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上千年的風俗了。原來人都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聊一晚上,現在好了,還有個春晚讓大家看。”
吉瑪從樓上走了下來:“納尼亞睡了,這小傢伙,第一次聽到鞭炮聲,興奮地睡不著,最後給她戴上個耳機,直接就睡了,今天玩的太累了。還有什麼風俗呢?”
“沒什麼了,也就是大家一起吃個年夜飯,初一的換上新衣服,然後長輩給孩子壓歲錢。再親朋好友之間拜年。”蕭鵬道。
“壓歲錢?什麼意思?”亞莉正在那裡玩命吃餃子呢,看來也想吃出來一個硬幣。
蕭鵬解釋道:“這傳說中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和‘祟’諧音,晚輩拿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也象徵著一年到頭都有錢,華夏人什麼都講有彩頭的,就像這年夜飯裡面一定要有魚,意思就是‘年年有餘’。也是一個好寓意。”
說到這裡蕭鵬聳了聳肩:“我想起來我小時候來了,那時候過年對我們這些孩子來說,過年真的是最開心的事情,那時候大家都住在大雜院裡。所有的老鄰居都是知根知底的老熟人,到了初一的早晨,所有的孩子一大早換上新衣服挨家挨戶的‘拜年’,哦,這‘拜年’就跟你們萬聖節很像,家裡都會準備好糖果,給上門拜年的孩子糖果吃。那時候才有過年的味道啊,而現在呢?人們都住在高樓大廈裡,鄰居都不熟悉,哪裡還有當年上門拜年的感覺呢。”
老媽笑了起來:“不管怎麼說,到了過年的時候,這該準備的糖果乾果還是要準備的。現在肯定還是會有人來拜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