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倭國進口樹木?這事能行麼?”姚啟明瞪大眼睛。
潘佩宇笑道:“那是必須行啊,姚老師,你可能不知道,現在倭國出口的木材,大多數都是進口華夏,去那裡買點樹木,那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在華夏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真正的新聞沒人相信,倒是小道新聞人人信以為真,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當年的‘華夏一次性筷子’這個新聞了。
大致意思就是說‘倭國森林覆蓋率64%,華夏森林覆蓋率只有17%,而倭國所有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卻都是從華夏進口的。’
其實自從2006年開始,華夏就已經開始限制一次性筷子的生產了。自己都不夠用的,哪來的那麼多一次性筷子出口倭國?
說華夏森林覆蓋率低,這倒是個事實,但是裡面有很多不可控元素,比如說西北戈壁灘,在那裡種活一棵樹那簡直比養活一個娃都難!
在西北造林要面臨多大的困難?
在那邊只有每年四月下旬到五月才是種樹的合適時間,而且也不是簡單的挖個坑,把樹苗往裡面一栽就萬事大吉了。
首先在那邊種樹,先要提前兩年把戈壁灘挖石換土,改良土壤之後才可以種樹。等到兩年過去,土壤改良之後,那才可以種樹。
而在種樹的時候,還要提前一週把所有的土地‘大水漫灌’一番。把土地泡軟之後,才能開挖!
就算是用水泡過,土壤變得鬆軟了,那也是相對來說,用人力挖坑的話,力氣大的也要使出便秘的勁才能挖個坑,而力氣小的根本挖不動。後來好了,科技進步,有了手扶式挖坑機,結果那玩意在內地,一個人就可以玩得轉,到了那邊,兩三個人一起操作還要用上吃奶的勁才行,這還要小心,別卡在石頭裡!
華夏為了綠化真是拼了老命了,現在什麼三北防護林、國家森林城市、森林公安、封山育林、退耕還林各種手段。現在因為砍了棵樹被判幾年的事情那是屢見不鮮。
而華夏還真就靠著這麼多的手段,把綠化搞起來了!
這麼做可真不是沒有回報的,最近三十年以來,全世界森林增長面積最多的國家,不是別的國家,正是華夏!
都說華夏綠化不好,哥們,華夏的森林覆蓋面積比星條國都大!想不到吧?
但是華夏這麼大,對木材的需求量也大,現在的商業用林面積是無法供應國內那麼大的木材需求的,這時候該怎麼辦?
那容易,有錢了,進口唄!現在華夏是全世界最大的木材進口地。那從哪裡進口呢?倭國!你們不是森林覆蓋面積廣麼?就從你們那裡進口!現在每年從我國進口的木材總值早就過了百億人民幣!
當然,就這樣老百姓還是不滿意的,華夏也是不容易,在網上無數人唱衰華夏,說華夏這不好那不好,GDP要跟星條國比,福利要跟北歐比,製造工藝要和日耳曼比,汽車要和倭國比,環境要和李家坡比。。。。。。
結果有了這些壓力,嘿,國家越來越有發展動力了,現在一項項都追趕上來了。
想買森林?這在咱們國家那基本屬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畢竟森林資源都是國家的!現在國家大力發展綠化,怎麼可能賣給個人呢?但是到外國就沒問題了,森林資源都是私人的,只要價格合適,親媽都能賣,更何況森林了?
特別是倭國,離著又近,森林有多,直接去買就行了。倭國政府有意見卻也不敢提。
拜託,就連大名鼎鼎的富士山都是私人的!現在倭國每年政府都要給富士山的山主繳納租金才行!更何況森林了。
有句口號說的好:‘破壞綠化猶如刨人祖墳’,蕭鵬這是已經打算好去給倭國刨墳去了。。。。。。。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