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覺得奇怪,你說天空就是個大立方體,飛機一發動就可以上去撒丫子飛了。在哪兒飛不行?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航班延誤、被空中管制之類的事情發生?
由於華夏民航飛機經常會出現什麼延誤、該時之類的事情,那乘客是怨聲載道,天天批判民航公司,機場裡飛機上鬧事的事件也發生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其實這鍋,還真不該航空公司去背。而是因為航空管制。
世界上的天空,其實已經被劃設了有限的航路航線。就好像一大片空地上鋪設了幾條馬路,飛機只能沿著線飛。而華夏更是如此。
早期的時候,民航飛機這麼做是因為技術不行,那時候的飛機想要飛正確的方向,只能沿著航路里的VOR啊NDB臺啊之類的來定位,尤其是大霧天看不到地標的時候,如果飛出航路那可就飛不回來了!
就像當年的整容國的007號航班,因為沒有使用VOR慣性導航系統飛行,偏離航道250公里,直接飛到了北極熊那邊,直接前蘇聯一顆導彈打了下來,飛機上269人全部喪生!
現在技術倒是跟上了,什麼RNAV啊GPS系統啊都有了,可是飛機還是要沿著路線飛。亂飛可真不行,因為在華夏,目前只要出了航路,所有的天空都屬於‘空戰區域’的範疇,歸軍方管理。
你不沿著航路飛試試?往左邊飛一點就是個‘訓練空域’,往右邊飛一點就是個‘限制區’,再加上什麼‘禁區’、‘炮射區’之類,那可真不敢亂飛!
現在華夏那麼多的飛機,卻只有為數不多有限的航路,就像地面上只有一條路,車多了會堵,空中航路里飛機多了自然也堵。只不過堵車的時候,司機可以聊聊天打打撲克,飛機怎麼辦?只能再天上繞圈圈等待降落。
而且這飛機也不像汽車,汽車有個小故障你還可以開,飛機就不行了,任何一個已經發現的問題,都一定要被處理好後才可以上天,絕不會出現湊合著飛的情況,有時候因為某個燈壞了,某個顯示器有故障,就需要機務上機檢查排除故障後才可以上天,看起來像是瞎折騰,其實是為了保障安全!
還有惡劣天氣無法降落怎麼辦?畢竟不是所有飛行機組都是戰鬥民族的飛行員。。。。。。
話說世界上只有兩種飛行員,一種叫普通飛行員,一種叫戰鬥民族飛行員。
當年的戰鬥民族成年男子折損大半,幾乎死光了國家,硬是在二戰滅掉兩個軸心國,並在戰後對抗資本主義世界若干年,這戰鬥民族的人想想都很可怕。
每次到了什麼惡劣天氣的時候,畢竟京都霧霾,魔都大雨的時候,那都是會導致航班大面積取笑的,只有他們的飛機可以準時到達。。。。。。
看不見?不要緊,我們可以盲降!
就像十七年前,我國的空軍英雄為了維護領空權益,開著飛機去撞人家星條國的飛機犧牲。其實這樣的事情在戰鬥民族那邊也發生過,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他們直接給對方飛機做了個‘外科手術’!
當時在巴倫支海上空,挪威的P3B反潛巡邏機沿著蘇聯沿岸執行任務,一架蘇聯飛機過去攔截驅趕,結果這P3B充分發揮了‘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游擊戰原則,和蘇聯飛機藏起了貓貓。
結果蘇聯飛機第三次飛進P3B的時候,直接從它右翼下方高速略過,用自己的垂直尾翼在P33B差點墜毀!而蘇聯飛機則因為垂直尾翼損壞而返航。這就是冷戰時期著名的‘巴倫支海上空的手術刀’事件。
這才叫人高人膽大,飛機飛行飛得那麼快,撞只小鳥都有可能機毀人亡!結果人家就這麼撞了,還活著飛了回去,這不是扯淡麼?
總而言之,現在華夏90%的航班延誤是因為航空管制和天氣因素,只有不到5%是因為飛機故障,那這鍋該航空公司去背麼?
因為這情況很多人罵軍方管的緊,一天到晚事還多,效率還不高。但是所有航空業從業者倒都覺得這點做的很好!你什麼時候聽說過華夏航空發生過撞機事件?
真正要背鍋的是民航局,安全間隔可以進一步縮小一些,管理的效率和處決權也完全可以適當的調整一下。然後有人怕擔責任,所以這個歷史遺留問題一直解決不了。
而關於這航班耽誤蕭鵬聽到的最可笑的說法是:‘咱們華夏機場太少了,看看人家星條國那機場數量,比華夏多太多了。小城鎮裡都有機場。’
好吧,人家星條國機場是多。可是並不是所有的機場都能起降737以上級別的飛機。大多數的機場都是所謂的都‘市政機場’,可能乾脆就起降塞斯納、M7這個級別的飛機就頂天了。這種機場只是為了服務當地居民以及通用航空而建設。對於商業航班壓根就不接受。把路一壓就說這是機場跑道,換做誰也不敢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