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奇比爾森倒是很有經驗,聽到帕吉歐的話後不但不緊張,反而微微一笑:“看來尊敬的貝爾特里先生已經很著急見到這次拍賣的寶貝了。請各位相信我,你們現在的等待是值得的!”
“我們今天的慈善拍賣有大量霍金先生生前的用品,甚至還有很多首次面世的珍貴物品,比如他在牛津和劍橋兩所大學求學時候的筆記、日常用品等。我們在今天這個霍金先生離世的日子裡,把這些物品拿出來拍賣,所籌得善款全部用於霍金慈善基金對於運動神經元疾病的研發中。希望各位來賓獻出你們的愛心,讓更多的人遠離神經元疾病。”
聽了道奇比爾森的話,下面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楊猛聽了直撇嘴,蕭鵬臉上掛著笑容,配合著鼓掌。
“你給他鼓個屁掌啊!”楊猛嘀咕道。
“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你以為我鼓掌是為了他麼?錯,我這是為了自己!”蕭鵬答道。
“為你自己鼓掌?”楊猛有點愣。
“沒錯,給他鼓掌是因為我自己的修養夠好,而不是他講的夠好。”蕭鵬微笑答道。
繆繆聽後點頭道:“蕭,這句話說的好。”
楊猛卻一臉不屑:“嗯,確實好,裝了一個好逼。”
話說這霍金也確是很有意思,他最早是牛津大學的學生,儘管他的學習成績從未進過前一半,但是仍受到同學的尊敬,人們給他起的綽號就是‘愛因斯坦’,當然,這裡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不愛學習,每天都在玩皮划艇之類的,平均每天上課一小時。。。。。
後來在拿學位的時候,他跟學校說,你如果給我二等榮譽學位,我就繼續在牛津大學上學,如果給我一等榮譽學位,我就去劍橋大學上學。
這一等榮譽可是遠高於二級榮譽的!像霍金這麼有才的學生,牛津大學可不能昧著良心給他二等榮譽學位,最後霍金還是拿了一等榮譽學位,但是牛津卻真的如他所說,給了他一等他就去劍橋,他跑去劍橋去研究宇宙學去了!
而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可是相愛相殺了八百多年的存在!霍金卻因為牛津對自己太好了而跑去‘死對頭’那裡上學,不得不說,這也是個奇葩。
話說這劍橋大學比牛津大學晚了幾十年,當時牛津大學內部發生衝突,一批老師出走成立的劍橋大學。
這就意味著這兩所大學從存在的第一天就是對手,到了現在八百多年過去了,撕得的是越來越厲害。
牛津學生怎麼形容一個人無可救藥?‘你比劍橋的學生還爛!’
劍橋學生怎麼形容一個人無可救藥?‘你比牛津的學生還爛!’
當年前聯邦德國總理理查德馮魏茨澤克是牛津大學的榮譽博士,1994年的時候,劍橋大學也決定授予他榮譽博士的頭銜,而對於他曾經接受過牛津大學榮譽稱號一事,劍橋大學的人用一句話就輕描淡寫的帶過了不要緊,人生中總要有改正錯誤的機會。。。。。。
呃,就跟國內北大和清華對掐一個性質。
什麼?你說北大清華還好?
拜託,沒看到北大畢業生小撒在電視節目上說的:“北大?這學校還行啊,萬一一不小心去了清華,整個人生就完了。。。。。。”
不過作為頂級大學,兩所大學各有所長,文科方面,牛津出了更多文學家和若干國家的政治家;而理科方面,劍橋就比較有逼格了,有超多的什麼數學獎諾獎獲得者。
牛津大學誕生了七個國家的11位國王,19個 國家的53位總統和首相,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紅衣主教,就連鷹國首相宅邸唐寧路十號,都被人們戲稱為‘牛津大學分校區’,而劍橋則走出了98位諾獎得主,遠遠超過牛津。。。。。。
也就因為這兩所學校實在太強了,掐了八百多年都沒分出個勝負來,最後有兩個分別躋身於兩大名校的好友突發奇想,既然學術教育上互不服輸,不如比劃船吧?於是每年牛津和劍橋的學生都會在泰晤士河上舉辦一次皮划艇大賽。別小看就這麼一場皮划艇比賽,那也是堵上學校榮譽去玩命的!迄今為止152屆比賽,劍橋78比73領先。一百多場比賽這麼小的差距,還不牛逼麼?
當然,其實也正是這種互相競爭的氛圍,才讓兩所學校能一直進步,變得今天這麼牛逼。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哪怕兩校學生其實內心都是互相尊敬的(牛津大學的教員大多來自劍橋,劍橋大學教員大多來自牛津。)但是不管是劍橋生還是牛津生,提到對方的時候,首先第一句話必須是:‘他們爛爆了’。這已經成了傳統了。
沒看到非誠勿擾英國專場?當劍橋生和牛津生站上舞臺後,首先乾的第一件事情不是相親,先是互懟,懟了半天才想起來,哦,這是個相親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