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鵬微微一皺眉,什麼意思?這是瞧不起騎師麼?自我感覺這麼良好?
看著蕭鵬的表情,基科微微點頭:“哦,忘記自我介紹了,我和你工作也算是類似,我也喜歡速度,我手下有一支車隊,參迦納斯卡比賽。”
蕭鵬吹了聲口哨:“不錯哦。你這玩的夠大。參加哪項賽事?溫斯頓杯麼?”
蕭鵬還真不是吹捧他,在星條國,納斯卡賽車才是真正最受歡迎的賽事。每年超過1.5億人次觀眾現場觀看比賽,電視收視率更是遠遠超過籃球、橄欖球、棒球等球類運動。因此有人稱它為星條國人的‘F1’比賽。
納斯卡比賽下面有不同的賽事,比如‘溫斯頓盃賽’、‘卡車賽’、‘溫斯頓西部系列賽’等一共十二項賽事,每個賽事每年幾十場比賽,滿足不同的賽車愛好者。
基科笑道:“我主要是參加‘改裝賽’。”那是納斯卡最古老的賽事,也是唯一採用沒有擋泥板的賽車的比賽,主要在星條國西北部地區舉行比賽,包括洛杉磯,比賽所採用的賽車清一色的改裝車,不像別的比賽又是要求汽車馬力,又是要求發動機規格的。
當然,獎金也比溫斯頓杯少太多了。算是低階別比賽。但是這樣一隻車隊每年也至少要投入幾百萬美金才行。
當然,和賽馬一樣,這項運動有助於提高人的社會地位。很多老闆就是因為這一點而投身於這項運動。
當然別看改裝賽的級別不高,但是成績好的話,那廣告費用也是賺的手軟。
話說納斯卡賽車和平時我們看的什麼F1賽車、汽車拉力賽都不一樣。那是標準的美式賽車,用華夏人熟悉的介紹方式,差不多就是在上下班高峰的二環路上,大家車距都不超過五米,法定最低時速150公里,低於一百公里算嚴重違章要判刑,而且每剮蹭一次獎勵一張五十塊的加油卡,被超車一次罰款一千,超車一次獎勵五百五。在這樣的比賽規定下,整場比賽就是反覆裝車超車的過程。
都說只有真的每天開車上下班,被幾十萬輛汽車堵在公路上浪費生命的人,才能理解星條國人為什麼那麼喜歡納斯卡這樣混沌風格的賽車,與F1那樣的精英化思想完全相反。納斯卡賽車的核心思想就是貼近生活,甚至可以讓車手開車帶著觀眾上場參賽!
說到底還是文化差異,就像在華夏,很多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人,或許看到某些綜藝節目都會覺得太LO,可是這也妨礙不了大棚歌舞團開著輛卡車就橫掃華夏的各個村鎮。納斯卡汽車也是如此,最歡迎他們的,就是星條國的各個村鎮。
F1比賽起源於歐洲貴族群體裡的汽車競速,從車輛的設計、製造和調教,再到駕駛者的技術、經驗和單色,都是追求極致的,是全世界最頂尖群體的競速運動,全世界有F1駕照的人也就那麼幾十人。
而納斯卡則很接地氣,目前官方的解釋就是當年的私釀烈酒販子改裝自己的汽車以跑贏警察追捕,最後慢慢發展成了比賽。最簡單的話來說,納斯卡就是比誰的車馬力最大,誰的膽子更肥而已。賽道也是簡單的碗形,目的就是讓車子更容易跑出極速。
而對觀眾來說,看納斯卡比賽更加的刺激,因為幾十臺車擠在一個碗型賽道極速賓士,超車和碰撞幾乎是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光看熱鬧就夠了。動不動幾十輛車連環相撞,對於那些兜裡沒啥錢又想圖個樂子的星條國窮孩子來說,看著比三五年見不到一次連環事故的F1爽多了!
當然,有很多‘精英’人才是不屑於看納斯卡這樣的比賽的,對他們來講,這就是一群人把方向盤一握就再也不動,油門一踩到底就再也不抬然後一圈圈跟在別人屁股後面跑的比賽太無趣。
可是這種節奏快的比賽卻是星條國人的最愛,這就跟他們喜歡節奏速度快的橄欖球而不喜歡又悶又長的足球一樣,他們喜歡納斯卡這種刷刷超車的比賽,而不喜歡F1這種減速過彎過彎過彎過彎過彎加速還沒加起來呢減速過彎過彎這樣的一場比賽中超車都見不到幾次的比賽。。。。。。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不懂賽車,只喜歡速度的話,還是強烈建議去看納斯卡比賽,各種狂躁、車禍,還有突然衝出來的黑馬,在比賽結束前一切都是未知數。現場各種大妞、啤酒、陽光和汽油味。也沒有什麼電子技術,一切都是大功率、排量和賽車手的技術,呃,或者說是運氣。
真要說F1和納斯卡最直接的區別,那F1就像是和紳士談戀愛一樣,首先要約會,然後去看歌劇,吃晚宴,最後在上床到高潮,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才能得到快感,去現場看比賽需要對車隊和各種資料各種新聞很瞭解之後才能看到爽點。
而納斯卡就像是一夜情了,簡單直接,快感在第一秒就開始一直到結束。根本不需要等待過程,從起點開始就到了高潮,一直到結束為止。
基科微微一笑:“蕭,你喜歡賽馬肯定是喜歡速度了,不知道你開車怎麼樣?”
蕭鵬一愣:“怎麼?基科,你很喜歡賽車?”
“當然,我組建車隊可不是僅僅為了賺錢,我是喜歡賽車運動,我自己有時候也會上賽道感受一下,你呢,喜歡賽車麼?”基科問道。
蕭鵬點點頭:“還行吧,哪個男人不喜歡賽車呢?”
“那擇日不如撞日,不如我們出去跑一圈比比?不知道蕭先生意下如何?這才是男人之間的比較不是麼?”基科提議道。
“啊?”這是啥意思?我跟你很熟麼?啥事不幹就跟你賽車?哥們,你哪位啊?